[发明专利]γ-六溴环十二烷对映体植物毒性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8946.1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4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武彤;田柳;崔建升;尹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政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溴环十二烷 植物毒性 对映体 谷胱甘肽 抗坏血酸 丙二醛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发芽率 毒性评价 毒性水平 幼苗根部 种子萌发 抑制率 暴露 幼苗 | ||
本发明涉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毒性评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γ‑六溴环十二烷对映体植物毒性的评价方法,即将植物的种子和幼苗分别在不同浓度的γ‑六溴环十二烷对映体溶液中进行暴露,测定暴露后种子的发芽率,测定幼苗根部及地上部中抗坏血酸含量、谷胱甘肽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本发明方法周期短,操作简单,通过测定种子萌发抑制率、抗坏血酸含量、谷胱甘肽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能有效比较出(+)γ‑HBCD与(rac)γ‑HBCD对植物毒性的差异以及γ‑HBCD对不同植物的毒性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毒性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γ-六溴环十二烷对映体植物毒性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六溴环十二烷(HBCD)是一种新型溴代阻燃剂,由于其效果好、用量少被广泛应用于纺织业、电子产业及建筑业。HBCD可导致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引起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并且具有致畸、致癌的潜力。2013年,斯德哥尔摩公约将其列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受控名单中,HBCD在环境领域已备受关注。HBCD除了具有POPs持久性、生物积累性、高毒性以及远距离迁移性的特征外还具有手性特征。工业生产的技术级HBCD(tHBCD)是一种化学混合物,其中主要含有α-HBCD、β-HBCD和γ-HBCD三种异构体(其中以γ-HBCD为主,占75%-89%),每一种异构体又分别含有一对对映体。
目前对HBCD毒性研究大多集中在细胞以及动物中,且研究多停留在结构异构体水平上的考察,有关HBCD对植物的毒性尤其在对映体水平上的毒性研究目前较少,导致对其环境风险评估存在偏差。植物是生态系统能量的生产者,研究HBCD对植物的毒性效应,更易于了解HBCD进入生态系统后所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探讨HBCD的生态毒理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对六溴环十二烷(HBCD)对映体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评估方法容易存在偏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γ-HBCD对映体植物生理代谢毒性的评价方法,由于(+)γ-HBCD与(-)γ-HBCD相比更易在生物体中富集,且前期研究考察已发现(-)γ-HBCD对植物的毒性与空白相比差异不大,因此本发明方法用于评价(+)γ-HBCD与(rac)γ-HBCD对植物代谢的毒性大小。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γ-HBCD对映体植物毒性的评价方法,其步骤为:将植物的种子和幼苗分别在不同浓度的γ-HBCD对映体溶液中进行暴露,测定暴露后种子的发芽率,测定幼苗根部及地上部中抗坏血酸含量、谷胱甘肽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
优选地,所述γ-HBCD对映体溶液设置五个浓度梯度,分别为0.5、1.0、2.0、3.0和5.0μg·L-1。
优选地,所述种子和幼苗在γ-HBCD对映体溶液中暴露的时间为3d。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暴露过程中,每天光照14h,白天温度25℃,夜晚温度20℃。
优选地,所述种子胚根和胚芽鞘长度都超过种子长度的一半时即认为发芽。
优选地,所述幼苗为发芽4d后的幼苗。
优选地,所述幼苗根部和地上部分别加入三氯乙酸,冰浴研磨至匀浆状,离心,检测上清液中的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和丙二醛的含量。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离心是在4℃、5000xg下离心1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8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区分不同产区和发酵类型乌龙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区分不同产地红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