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铬-镍硅补偿合金丝合成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5604.4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8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秦凌;潘百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鑫国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19/05;C22C19/03;C22F1/10;C22F1/02;B21C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丝 镍铬 镍硅 合成工艺 烘干 放入 备用 抗氧化能力 清洗表面 晾干 破碎 原材料准备 使用寿命 剪切 金属硅 金属钽 钝化 铬板 磷化 镍板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补偿合金丝技术领域的一种镍铬‑镍硅补偿合金丝合成工艺,S1:原材料准备:将镍板、铬板清洗表面后晾干,剪切成统一尺寸的块状,放入200℃烘箱内烘干备用,金属硅清洗表面后晾干,破碎成5公分左右的颗粒,然后放入200℃烘箱内烘干备用,将钽破碎成3公分左右的颗粒,然后放入200℃烘箱内烘干备用,该镍铬‑镍硅补偿合金丝合成工艺,在镍铬‑镍硅补偿合金丝中加入金属钽,通过钽大大的提高了补偿合金丝的抗氧化能力,并且通过磷化对补偿合金丝的表面进行钝化,进一步提升补偿合金丝的抗氧化能力,提高了补偿合金丝的使用寿命,在在较高温度下亦不会因氧化而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补偿合金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镍铬-镍硅补偿合金丝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用于将热电偶冷端延长至远离高温且温度比较稳定的地方的一种专用导线。实质上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的热电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它的热电特性与主热电偶的热电性质基本相同。用补偿导线与热电偶的冷端连结,就可以将热电偶输出的温度信号传输到远离数十米的控制室里,送给显示仪表或控制仪表。这就相当于把热电偶延长到温度恒定的地方,解决了热电偶冷端在热设备附近造成的高温和温度不稳定问题。使用方便,是热电偶安装中经常采用的。它们是专用导线,一种类型的补偿导线只能同相应的一类热电偶配套使用,而且正、负极性不可接反。现有的镍铬-镍硅补偿合金丝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氧化,在较高温度下,镍铬-镍硅补偿合金丝往往因氧化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镍铬-镍硅补偿合金丝合成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镍铬-镍硅补偿合金丝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氧化,在较高温度下,镍铬-镍硅补偿合金丝往往因氧化而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镍铬-镍硅补偿合金丝合成工艺,该镍铬-镍硅补偿合金丝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材料准备:将镍板、铬板清洗表面后晾干,剪切成统一尺寸的块状,放入200℃烘箱内烘干备用,金属硅清洗表面后晾干,破碎成5公分左右的颗粒,然后放入200℃烘箱内烘干备用,将钽破碎成3公分左右的颗粒,然后放入200℃烘箱内烘干备用;
S2:炉料配比:主料为镍板,使用精度为0.005公斤的电子秤称量,辅料为铬板、金属硅,使用精度为0.005公斤的电子秤称量,分别在主料和辅料内添加钽,使用精度为0.01克的电子天平称量;
S3:熔炼:将主料置于25KG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的镁砂坩埚中,关闭炉盖抽真空,开始熔炼至主料完全融化后转入精炼,精炼结束后加入辅料摇匀,镇静片刻开始浇注,浇注结束待钢水冷却凝固成形后,打开炉盖取出铸锭;
S4:锻打:锻打前先预热铸锭,铸锭预热完成后的,取出铸锭,使用750公斤空气锤快速锻打至截面为4cm×4cm正方形的方条待用;
S5:热轧:先将方条置于煅烧炉内加热至1020℃,并保温20分钟,然后轧制成直径6.5mm的盘条;
S6:冷拔拉丝:盘条拉拔前应先打磨,去除毛刺和飞边,按照变径率0.85反复拉拔15至20次,直至成品规格,停止拉拔;
S7:热处理:成品丝材退火前应先清洗干净丝材表面,晾干后放入井式退火炉,密封好炉盖后从炉胆底部充入氨分解纯化气体,待炉胆内空气完全排出后,在炉盖处的排气口点火,烧掉多余氢气,点火后打开电源升温至950℃,并保温2小时,保温结束后关闭电源,让丝材随炉冷却;
S8:磷化:将成品丝材进行磷化;
S9:成品检验:热处理后的丝材用肉眼观察丝材表面有无油污、裂纹、毛刺,用千分尺测量丝材直径、圆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丝材两端各截取长度不少于1米样品检测热电动势及均匀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S10:入库:丝材检验合格后,每盘丝材分三处捆扎牢固,挂好合格证并用防潮材料包裹后办理成品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鑫国合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鑫国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56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