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自由度解耦并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60449.9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6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久朋;伍星;伞红军;张道义;陈明方;王学军;贺玮;吴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并联 机构 | ||
1.一种四自由度解耦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平台(N)、动平台(M)、三条支链,三条支链由复杂支链Ⅲ、简单支链Ⅳ、简单支链Ⅴ组成;
所述定平台(N)、动平台(M)通过三条支链连接,三条支链的复合运动构成了动平台(M)的输出运动;
所述复杂支链Ⅲ对动平台(M)产生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作用;
所述简单支链Ⅳ为能实现空间6自由度运动的串联链,不对动平台(M)运动产生约束;
所述简单支链Ⅴ为能实现空间6自由度运动的串联链,不对动平台(M)运动产生约束;
所述简单支链Ⅳ采用的结构与简单支链Ⅴ相同;
所述复杂支链Ⅲ、简单支链Ⅳ、简单支链Ⅴ一端的运动副分别与动平台(M)的三个角连接,复杂支链Ⅲ另一端两个分支、简单支链Ⅳ另一端、简单支链Ⅴ另一端的运动副分别与定平台(M)的四条边连接,复杂支链Ⅲ另一端两个分支的运动副连接的定平台(N)边为邻边且运动副位于边的中点并保持轴线相互垂直,简单支链Ⅳ另一端、简单支链Ⅴ另一端的运动副连接的定平台(N)另外两条边且运动副位于边的任意位置,三条支链不相交;
与动平台(M)的三个角连接的三条支链一端的运动副为:复杂支链Ⅲ的运动副为转动副,简单支链Ⅳ、简单支链Ⅴ的运动副为球副或虎克铰;作为驱动副的与定平台(N)四条边分别连接的复杂支链Ⅲ另一端两个分支、简单支链Ⅳ另一端、简单支链Ⅴ另一端的运动副为:复杂支链Ⅲ另一端两个分支的运动副为转动副或移动副,简单支链Ⅳ、简单支链Ⅴ的运动副为转动副或移动副;其中,简单支链Ⅳ的运动副为移动副时,满足该移动副所在定平台(N)边的对边上的运动副与该移动副轴线平行;简单支链Ⅴ的运动副为移动副时,满足该移动副所在定平台(N)边的对边上的运动副与该移动副轴线平行;
所述复杂支链Ⅲ由简单支链Ⅰ、复杂支链Ⅱ和第四连接杆(4)复合而成;简单支链Ⅰ一端的转动副R11与定平台(N)的边连接,简单支链Ⅰ另一端的转动副R14通过第四连接杆(4)与复杂支链Ⅱ的转动副R22连接,复杂支链Ⅱ一端的转动副R21与定平台(N)的边连接,复杂支链Ⅱ另一端的转动副R15与动平台(M)的角连接;其中转动副R11与转动副R21轴线垂直,转动副R14、转动副R22轴线平行,转动副R14轴线垂直于定平台(N),转动副R22和转动副R15轴线重合;
所述简单支链Ⅰ由转动副R11、转动副R12、转动副R13、转动副R14、第一连接杆(1)、第二连接杆(2)和第三连接杆(3)组成;其中,第一连接杆(1)一端通过转动副R11与定平台(N)相连,第一连接杆(1)另一端通过转动副R12与第二连接杆(2)一端相连,第二连接杆(2)另一端通过转动副R13与第三连接杆(3)一端相连,第三连接杆(3)另一端通过转动副R14与第四连接杆(4)一端相连;转动副R11、转动副R12、转动副R13的轴线平行,转动副R13与转动副R14轴线垂直;
所述复杂支链Ⅱ由转动副R21、由四个球副S1-S2-S3-S4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转动副R22、转动副R15、第五连接杆(5)、第六连接杆(6)、第七连接杆(7)组成;其中,第六连接杆(6)、第七连接杆(7)的一端分别焊接固定在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两条对边中点上,第七连接杆(7)另一端通过转动副R21与定平台(N)相连,第六连接杆(6)另一端通过转动副R22与第五连接杆(5)一端连接,第五连接杆(5)另一端通过转动副R15与动平台(M)连接;第六连接杆(6)与其连接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边杆处于同一平面内,平行四边形机构另外两条边之间通过由转动副Ra、Rb构成的杆件连接;
所述简单支链Ⅳ的串联链为RSS结构,由转动副R31、球副S32、球副S33、第八连接杆(8)和第九连接杆(9)组成;球副S33能由虎克铰代替;其中,第九连接杆(9)一端通过球副S33与动平台(M)连接,第九连接杆(9)另一端通过球副S32与第八连接杆(8)一端连接,第八连接杆(8)另一端通过转动副R31与定平台(N)连接;
所述简单支链Ⅴ的串联链为RSS结构,由转动副R41、球副S42、球副S43、第十连接杆(10)、第十一连接杆(11)组成,作为驱动副的转动副R41有使用移动副代替,使得该支链为PSS结构,该机构的作用效果与RSS支链作用效果等价;其中,第十一连接杆(11)一端通过球副S43与动平台(M)连接,第十一连接杆(11)另一端通过球副S42与第十连接杆(10)一端连接,第十连接杆(10)另一端通过转动副R41与定平台(N)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04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自由度并联机构
- 下一篇:一种膝关节液压被动助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