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5087.4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8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斌;许学良;安哲立;郭小雄;付兵先;马超锋;王志伟;邹文浩;柴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朱绘;张文娟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装置 巡检机器人 隧道 导轨 行走控制装置 检测结果 连续检测 隧道状态 巡检作业 预设时长 运行状态 电连接 检测点 智能化 检测 机械化 自动化 局限 行驶 停留 主观 配置 | ||
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包括:行走装置,其设置在导轨上并沿导轨行驶;行走控制装置,其设置在行走装置上并与行走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行走装置的运行状态;其中,当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进行隧道巡检作业时,行走控制装置配置为控制行走装置沿导轨依次运行至各个检测点并停留预设时长。该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能够实现对隧道状态的全自动连续检测,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人为主观局限,使检测工作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以及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衬砌质量直接关系着隧道在运行期间的可靠性,而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于铁路隧道质量的检测也就显得愈加重要。
现有的隧道检测方法通常采用的是人工检测的方式。铁路隧道通常存在断面较大、隧道长度较长的特点,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来对铁路隧道进行检测的话,铁路隧道的上述特点将会使得工作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以及时长才能够实现对隧道的全面检测,从而使得隧道检测过程存在效率低下、人工劳动强度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走装置,其设置在导轨上并沿所述导轨行驶;
行走控制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行走装置上并与所述行走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行走装置的运行状态;
其中,当所述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进行隧道巡检作业时,所述行走控制装置配置为控制所述行走装置沿所述导轨依次运行至各个检测点并停留预设时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轨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检测点,所述行走控制装置配置为在控制行走装置行驶过程中对所述检测点进行识别,当识别到所述检测点时,控制行走装置停止运行并持续预设时长,从而使得所述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在检测点处停留预设时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还包括:
定位装置,其与所述行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生成所述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行走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行走控制装置配置为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行走装置是否行驶至所述检测点,其中,当所述行走装置行驶至所述检测点时,所述行走控制装置配置为控制行走装置停止运行并持续预设时长,从而使得所述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在检测点处停留预设时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导轨侧的检测点均匀设置,相邻检测点之间设置有预设标志点,所述行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行走装置由当前检测点向下一检测点行驶时,所述行走控制装置配置为控制所述行走装置加速行驶,并在经过所述预设标志点后减速行驶,以使得所述行走装置停止于所述下一检测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惯导仪,所述行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行走装置由当前检测点向下一检测点行驶时,所述行走控制装置配置为根据所述惯导仪所传输来的数据生成所述行走装置的行驶距离,并根据所述行驶距离判断所述行走装置是否行驶至所述预设标志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还包括:
衬砌状态检测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行走装置上,用于在所述行走装置的承载下行驶至各个检测点,并在各个检测点处对隧道衬砌状态进行检测,得到隧道衬砌检测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还包括:
数据传输装置,其与所述衬砌状态检测装置连接,用于将所述隧道衬砌检测数据传输至相应的外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5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索式裂纹探测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双滑台机器人涂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