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受热面防磨蚀的膜式水冷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0408.1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2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曲作鹏;陈威;叶怀宇;张军战;何跃;唐红雨;董长青;陈大智;李晓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环新材料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M5/08 | 分类号: | F23M5/08;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1 | 代理人: | 徐丁峰 |
地址: | 2230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式水冷壁 受热面 水冷壁管 磨蚀 防磨瓦 热效率 鳍片管 制备 企业经济效益 碳化硅颗粒 胶粘剂 操作工艺 能源消耗 使用寿命 涂层使用 磨蚀层 耐腐蚀 磨损 维修 施工 | ||
1.一种受热面防磨蚀的膜式水冷壁,其包括至少两根受热面防磨蚀的鳍片管,各鳍片管之间通过鳍片焊接成排,其中,所述受热面防磨蚀的鳍片管包括鳍片管、包覆在鳍片管受热面的防磨蚀层,所述防磨蚀层包括包覆在鳍片管受热面的夹层、包覆在夹层外表面的防磨瓦以及设置在防磨瓦外表面的防磨瓦卡环,所述防磨瓦与鳍片管受热面之间通过夹层接合,并通过防磨瓦卡环紧密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水冷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由钢板网的网格内充填碳化硅颗粒增强耐高温复合胶粘剂构成;优选地,所述碳化硅颗粒增强的耐高温胶粘剂采用碳化硅颗粒与耐高温胶粘剂以3:1的重量比配制而成;进一步优选所述耐高温胶粘剂包括1280℃耐高温密封胶和/或Den Braven Sealants 1200℃;和/或,所述钢板网焊接在鳍片管受热面的鳍片上,优选钢板网的厚度为1-5mm;进一步优选钢板网为耐高温磨蚀的不锈钢钢板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式水冷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管受热面与防磨瓦之间没有间隙;优选地,所述鳍片管受热面与夹层内表面之间,夹层外表面与防磨瓦内表面之间,以及夹层内部没有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膜式水冷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瓦的一个侧边设置有耳子,耳子宽度与鳍片管的鳍片的宽度相同,并且耳子上开有安装防磨瓦卡环的缺口;优选地,所述防磨瓦内表面的半径比鳍片管的外表面半径大1-5mm;所述防磨瓦的厚度为1-5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磨瓦的材料为耐高温磨蚀的不锈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膜式水冷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瓦卡环的端部插入防磨瓦耳子上的缺口处,并在该处与鳍片管的鳍片相焊接;优选地,所述防磨瓦卡环的内径与防磨瓦外径相同,宽度为30-50mm;和/或,所述防磨瓦卡环的厚度3-5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磨瓦卡环的材料为耐高温磨蚀的不锈钢板。
6.一种受热面防磨蚀的膜式水冷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步骤A,对膜式水冷壁上的鳍片管的受热面进行喷砂粗化;
步骤B,通过在鳍片管的鳍片上焊接的方式将与膜式壁尺寸和形状相同的钢板网焊合在鳍片管受热面的上;
步骤C,将碳化硅颗粒增强的耐高温复合胶粘剂充填入焊合在鳍片管受热面的钢板网的网格内;
步骤D,将防磨瓦扣在网格内充填有碳化硅颗粒增强的耐高温复合胶粘剂的钢板网上,加压上下错动防磨瓦以消除间隙,使防磨瓦与鳍片管受热面的钢板网紧密结合;
步骤E,将卡环压在防磨瓦外表面上,端部插入防磨瓦耳子上的缺口处,并在端部将卡环与鳍片管鳍片的受热面焊接,制成由受热面防磨蚀的鳍片管彼此连接构成的受热面防磨蚀的膜式水冷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将碳化硅颗粒增强的耐高温复合胶粘剂充填入焊合在鳍片管受热面的钢板网的网格内,并使其高出钢板网1-2mm。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网与鳍片管受热面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优选地,所述钢板网的厚度为1-5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钢板网的材质为耐高温磨蚀不锈钢。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瓦的一个侧边设置有耳子,耳子宽度与鳍片管的鳍片的宽度相同,并且耳子上设置有缺口;优选地,所述防磨瓦的材料为耐高温磨蚀的不锈钢板;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磨瓦内表面的半径比鳍片管的外表面半径大1-5mm;和/或所述防磨瓦厚度为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瓦卡环的端部插入防磨瓦耳子上的缺口处,并在该处与鳍片管的鳍片相焊接;优选地,所述防磨瓦卡环的材料为耐高温磨蚀的不锈钢板;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磨瓦卡环的内径与防磨瓦外径相同,宽度为30-50mm;和/或,所述防磨瓦卡环的厚度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环新材料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未经江苏科环新材料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04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