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透明氧化铪基铁电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1091.7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6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姜杰;刘文燕;周益春;廖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51 | 分类号: | H01L29/51;H01L29/78;H01L29/786;H01L21/34 |
代理公司: | 11489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411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基铁电 氧化铪 薄膜晶体管 衬底 氧化物半导体有源层 底栅电极 漏电极 源电极 透明 电子平板显示 制备方法工艺 延展性 晶体管结构 铁电薄膜层 柔性器件 薄膜层 晶体管 顶层 可用 应用 | ||
1.一种柔性透明氧化铪基铁电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衬底;在所述柔性衬底上形成的底栅电极;在所述底栅电极上形成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层;在所述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层上形成的半导体有源层;在所述半导体有源层上形成的源电极和漏电极,所述源电极和所述漏电极位于有源层上方的两端;其中,
所述柔性衬底为透明云母片,其厚度<50μm;其曲率半径≤2.5mm;
所述底栅电极为透明的AZO薄膜或ITO薄膜,其厚度为80nm;
所述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层为掺杂Zr元素的HfO2薄膜层或掺杂Y元素的HfO2薄膜层,其厚度为18nm~28nm;
所述半导体有源层由ZnO材料制成,其厚度为15~20nm;
所述源电极和所述漏电极均为透明的AZO薄膜或ITO薄膜,且所述漏电极和源电极的厚度均为50~80nm;
所述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柔性衬底:选择光滑无裂纹的透明云母片,将其贴在操作台上,用尖头镊子逐层撕起,直到云母片的厚度<50μm,即可作为柔性衬底;
S2.制备底栅电极: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柔性衬底上沉积AZO或ITO材料,得到底栅电极;
S3.制备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层:
S31.制备氧化铪基铁电薄膜的前驱体溶液,所述前驱体溶液的浓度为0.05-0.2mol/L;
S32.形成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层:遮挡住S2所得的底栅电极一侧,在上述遮挡后的底栅电极上旋涂S31所得的前驱体溶液,得到均匀的湿膜,然后将所述湿膜依次进行干燥和热解处理,重复上述旋涂、干燥和热解过程3~5次后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层;
S4.制备半导体有源层:
S41.配制半导体有源层前驱体溶液,所述半导体有源层的前驱体溶液浓度为0.05-0.2mol/L;
S42.形成半导体有源层,包括以下步骤:在S3所得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层上旋涂S41所得的前驱体溶液,得到均匀的湿膜,然后将其干燥,重复旋涂和干燥过程3~5次后进行退火,即得半导体有源层;
S5.制备源电极和漏电极,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上述半导体有源层上沉积ITO或AZO材料,形成源电极和漏电极,进而获得柔性透明氧化铪基铁电薄膜晶体管;
S6.退火,包括以下步骤:将S5所得晶体管退火,退火温度为400~600℃,退火时间为60~150s,然后降低温度到室温后取出,即得。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透明氧化铪基铁电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柔性衬底:选择光滑无裂纹的透明云母片,将其贴在操作台上,用尖头镊子逐层撕起,直到云母片的厚度<50μm,即可作为柔性衬底;
S2.制备底栅电极: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柔性衬底上沉积AZO或ITO材料,得到底栅电极;
S3.制备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层:
S31.制备氧化铪基铁电薄膜的前驱体溶液,所述前驱体溶液的浓度为0.05-0.2mol/L;
S32.形成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层:遮挡住S2所得的底栅电极一侧,在上述遮挡后的底栅电极上旋涂S31所得的前驱体溶液,得到均匀的湿膜,然后将所述湿膜依次进行干燥和热解处理,重复上述旋涂、干燥和热解过程3~5次后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层;
S4.制备半导体有源层:
S41.配制半导体有源层前驱体溶液,所述半导体有源层的前驱体溶液浓度为0.05-0.2mol/L;
S42.形成半导体有源层,包括以下步骤:在S3所得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层上旋涂S41所得的前驱体溶液,得到均匀的湿膜,然后将其干燥,重复旋涂和干燥过程3~5次后进行退火,即得半导体有源层;
S5.制备源电极和漏电极,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上述半导体有源层上沉积ITO或AZO材料,形成源电极和漏电极,进而获得柔性透明氧化铪基铁电薄膜晶体管;
S6.退火,包括以下步骤:将S5所得晶体管退火,退火温度为400~600℃,退火时间为60~150s,然后降低温度到室温后取出,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10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