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绝缘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2117.1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5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少伟 |
主分类号: | C04B35/20 | 分类号: | C04B35/20;C04B35/1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高导热绝缘陶瓷 电子产品 二氯过氧化苯甲酰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二氨基二苯砜 锆酸酯偶联剂 氮化硅晶须 硅烷偶联剂 玻璃纤维 导热性能 二氧化硅 陶瓷应用 石墨烯 碳化硅 氧化锆 云母粉 重量份 钛白粉 氧化铝 散热 陶瓷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绝缘陶瓷,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云母粉30‑50份、钛白粉20‑30份、氧化铝30‑50份、氧化锆10‑20份、碳化硅5‑10份、二氧化硅10‑20份、玻璃纤维4‑8份、氮化硅晶须3‑6份、石墨烯6‑12份、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2‑4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3‑5份、二氨基二苯砜3‑6份、硅烷偶联剂1‑2份、锆酸酯偶联剂2‑4份、助剂4‑8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高导热绝缘陶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陶瓷在各种原料的共同配合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将本发明制备的陶瓷应用于电子产品中,有利于电子产品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导热绝缘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有着古老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十世纪,人类就开始制备陶瓷,陶瓷具有强度大、硬度高、不怕化学腐蚀等优点。现在,陶瓷已经广泛用来制作剪刀、螺丝刀、鎯头、锯、斧头等日用工具,其坚硬程度已经超过钢铁制品,而且,还不会带铁锈味和磁性,更适宜切生吃食物和熟食,以及用于剪接磁带等带有磁性物质的制品;陶瓷的绝缘性能好,耐磨耐腐蚀,在电子产品中同样开始应用。
陶瓷虽然性能优异,但依旧存在一定的缺陷性,陶瓷产品的导热性不如金属,散热能力一般,在电子产品中,电子线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芯片期间运行中产生的热量难以释放,热量的聚集会影响器件的工作稳定性,缩短其寿命,因此如何使电子器件有效快速散热成为关键的问题,提高陶瓷的导热散热能力有助于陶瓷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导热绝缘陶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导热绝缘陶瓷,云母粉30-50份、钛白粉20-30份、氧化铝30-50份、氧化锆10-20份、碳化硅5-10份、二氧化硅10-20份、玻璃纤维4-8份、氮化硅晶须3-6份、石墨烯6-12份、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2-4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3-5份、二氨基二苯砜3-6份、硅烷偶联剂1-2份、锆酸酯偶联剂2-4份、助剂4-8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云母粉35-45份、钛白粉22-28份、氧化铝35-45份、氧化锆12-18份、碳化硅6-9份、二氧化硅12-18份、玻璃纤维5-7份、氮化硅晶须4-5份、石墨烯8-10份、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2.5-3.5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3.5-4.5份、二氨基二苯砜4-5份、硅烷偶联剂1.2-1.8份、锆酸酯偶联剂2.5-3.5份、助剂5-7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云母粉40份、钛白粉25份、氧化铝40份、氧化锆15份、碳化硅8份、二氧化硅15份、玻璃纤维6份、氮化硅晶须4.5份、石墨烯9份、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3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4份、二氨基二苯砜4.5份、硅烷偶联剂1.5份、锆酸酯偶联剂3份、助剂6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玻璃纤维直径为5-10μm,长度为3-5m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氮化硅晶须直径为3-5μm,长度为6-8mm。
所述高导热绝缘陶瓷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云母粉、钛白粉、氧化铝、氧化锆、碳化硅、二氧化硅分别粉碎后过200-300目筛,混合均匀,加入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二氨基二苯砜,再加入总重量1-2倍的去离子水,以湿法球磨的方式混磨均匀得到浆料;
2)向步骤1)获得的浆料中加入玻璃纤维、氮化硅晶须、石墨烯、硅烷偶联剂、锆酸酯偶联剂、助剂,以300-500r/min转速搅拌10-15min,完成后升温至80-100℃,以20-30KHz的频率进行超声处理20-30min,获得混合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少伟,未经李少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2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一体化制造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的方法
- 下一篇:镁锰锌软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