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子叶植物miRNA高效过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93478.8 | 申请日: | 201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1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唐贵良;杨晓玉;李琳;罗淋淋;刘琳;罗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66 | 分类号: | C12N15/6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韦恩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 地址: | 51805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子叶植物 mirna 高效 表达 载体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单子叶植物miRNA高效过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目标miRNA,制备与之对应的连接序列;S2,将S1所述连接序列克隆至克隆载体,以获得启动子‑连接序列‑终止子结构;S3,将用于过表达目标miRNA的茎环结构,导入到S2所述启动子‑连接序列‑终止子结构,以使其具有至少两所述茎环结构;S4,通过双酶切的方式将S3所得的启动子‑连接序列‑终止子结构克隆至双元载体。本发明连接效率高,操作简便易行,并可避免引入不必要的转基因成分,利于单子叶植物miRNA的功能研究,更有利于后续转基因植株的表型观察和结果解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子叶植物miRNA高效过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可用于单子叶植物miRNA功能的研究。
背景技术
植物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0~24nt的內源性非编码小RNA(smallnon-coding RNA),可与Argonaute(AGO)蛋白等结合形成RISC复合体(RNA-inducedsilencing complex),通过直接切割靶基因的mRNA或抑制靶基因的翻译,以及通过切割来源于PHAS位点的转录本产生的大量phasiRNA间接作用于靶基因mRNA,实现对靶基因表达的抑制,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主要包括根的形成、茎和叶的发育、花器官的形成、果实的发育等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植物miRNA基因的过表达是研究其功能的重要策略之一。目前常用的miRNA过表达方法是将目的miRNA的前体序列克隆到特定启动子驱动的双元载体后再转化目的植物,进而研究miRNA的功能,该方法常用的35S启动子在单子叶植物中表达较弱,对单子叶植物限制较大,部分环节操作难度较大。上述方法还常因目的miRNA表达量的不足而出现过表达植株表型不明显、单酶切连接效率低、容易引入不必要的转基因成分等不足。因此有必要对以上不足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传统植物miRNA过表达方法存在的目的miRNA表达量的不足而出现过表达植株表型不明显的问题,发明人发现玉米Ubi启动子在单子叶植物组织中高效表达,在双子叶植物中则较弱,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单子叶植物miRNA高效过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目标miRNA,制备与之对应的连接序列;
S2,将S1所述连接序列克隆至克隆载体,以获得启动子-连接序列-终止子结构;
S3,将用于过表达目标miRNA的茎环结构,导入到S2所述启动子-连接序列-终止子结构,以使其具有至少两所述茎环结构;
S4,通过双酶切的方式将S3所得的启动子-连接序列-终止子结构克隆至双元载体。
优选的,在所述启动子-连接序列-终止子结构中,启动子包括Ubi启动子,终止子包括Nos终止子。
优选的,在S2中,所述启动子-连接序列-终止子结构的两端均连接有酶切位点。
优选的,在S2中,所述启动子-连接序列-终止子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有PacI酶切位点和MluI酶切位点。
优选的,在S4中,所述启动子-连接序列-终止子结构克隆至双元载体后,其两端分别连接有PacI酶切位点和MluI酶切位点。
优选的,在S3中,通过酶切和连接的方式将所述茎环结构到导入到所述启动子-连接序列-终止子结构中。
优选的,在S2中,所述克隆载体包括pOT2-polycis-UN;在S4中,所述双元载体包括pCAMBIA1390-PM或pFGC5941-PM。
优选的,双酶切所用内切酶为限制性内切酶,并包括PacI内切酶或MluI内切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34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