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鲤春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探针、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6843.6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8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高山珊;方苹;贡成良;于继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苏州先达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艳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病毒 特异性 引物 探针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鲤春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本发明还公开了与所述的引物对配合使用的探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检测试剂盒。本发明以鲤春病毒中糖蛋白G基因为检测靶点,通过恒温扩增技术,使用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组合,提高了鲤春病毒的检测便捷性和特异性,同时检测时间也大大缩短。与PCR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省去了产物电泳验证过程,避免了假阳性结果出现,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与qPCR相比,本发明的方法简便易行,也不需要操作复杂的仪器设备,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便于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与其他恒温扩增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所需时间更短,检测的准确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用于检测鲤春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探针、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鲤春病毒血症(spring viraemia of carp,SVC)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发生在鱼类中的出血性、高传染性疫病,经常在鲤科鱼类,尤其是鲤、锦鲤,常爆发于春季,导致患病鱼大量死亡,给渔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依照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的规定,鲤春病毒血症是必须向OIE申报的疾病,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中的二类动物疫病。该病的病原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aemia of carpvirus,SVCV),又名鲤鱼弹状病毒(Rhabdovirus carpio),属于弹状病毒科,水泡病毒属(Vesiculorirus)。该病毒的基因组为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长约11019个核苷酸,主要包含5个基因。
目前鲤春病毒检测的“金标准”是通过细胞培养的方法,分离出病毒,再利用免疫学技术进行鉴定,病毒的整个培养和检测过程周期较长且工作量大,不符合快速检测的原则。为了减轻鲤春病毒培养法的工作量,缩短检测时间,需要一种快速简单的检测方法来检测鲤春病毒。因此出现了灵敏度和准确性更高的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鲤春病毒。
PCR以4种dNTP为底物,在引物存在的情况下,在DNA模板的3’末端进行互补链的延伸,多次反复的循环能使微量的模板核酸得到指数级的扩增。由于鲤春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因此RT-PCR检测方法尤其适用于非常耗时的鲤春病毒的检测鉴定。RT-PCR法检测鲤春病毒的基本步骤包括样本的前处理,在RT-PCR总反应体系中加入缓冲液、氯化镁、Taq酶、逆转录酶、dNTP、模板和引物,设置扩增条件扩增反应。取微量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用紫外检测仪观察并用凝胶成像系统照相,观察是否有目的片段出现。PCR方法由于引物设计特异性较强,可以进行种属的鉴别。PCR产物的分析一般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初步判断PCR产物片段的大小与预计是否一致。高隆英等人根据鲤春病毒糖蛋白基因序列利用RT-PCR方法检测鲤春病毒,Koutna等人用RT-PCR和套氏PCR相结合的方法,从感染的鱼组织中鉴定出SVCV,Shimahara等人建立了一种经过优化后检测鲤春病毒的RT-PCR技术。但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PCR扩增产物污染,因为PCR产物拷贝量大,极其微量的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的产生。最可能造成PCR产物污染的形式是气溶胶污染,在操作时比较剧烈地摇动反应管,尤其是打开反应管的盖进行电泳点样操作时都可形成气溶胶而污染。一个气溶胶颗粒包含大量拷贝,因而由气溶胶造成的污染产生的假阳性是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逐渐发展了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进行SVCV检测手段,如张力峰等人建立了快速检测SVCV的荧光RT-PCR检测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苏州先达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苏州先达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6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