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菇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7530.4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9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李威;陈登群;廖之锦;陈家平;肖诗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7/16 | 分类号: | A23B7/1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邹迅 |
地址: | 554000 贵州省贵阳市铜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保鲜剂 鲜菇 无菌水 制备 保鲜期延长 保鲜技术 保鲜期 茶多酚 壳聚糖 失重率 配比 喷雾 腐烂 溶解 | ||
本发明涉及油茶菇保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油茶菇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经过茶多酚、壳聚糖、EDTA‑2Na、L‑Cys、PA、CA恰当配比之后,采用无菌水溶解,使得在无菌水中的相对浓度合适,并将其用于喷雾处理油茶菇鲜菇之后,能够延长油茶菇鲜菇的保鲜期,使得油茶菇鲜菇保鲜期延长至30天,其失重率和腐烂率均较低,而且保鲜剂原料成分易于获得,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茶菇保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油茶菇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菇是茶树菇的一种,其味美,清脆可口,营养丰富,是人们喜欢食用的食用菌。油茶菇在一般条件下,较难贮藏和运输,鲜菇采收后2-3d,将出现水分大量散失而萎缩,油茶菇柄、菌褶开始褐变,直到腐烂,导致在出菇盛期,大量鲜菇集中在附近市场上销售,造成菇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使得油茶菇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严重损害了菇农的利益,制约了油茶菇产业的发展,而在远离菇类生产基地的地区,又因为菇源缺少而导致供小于求的市场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市场对鲜油茶菇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对于油茶菇的保鲜技术研究也得到了发展和突破,主要体现在:冷藏保鲜、臭氧保鲜、化学药剂保鲜以及自发气调保鲜;冷藏保鲜是利用自然低温或者通过降低环境温度来抑制油茶菇的呼吸代谢和酶化学反应,该法使得在25℃下贮藏油茶菇2d发生腐烂,而在5℃下贮藏,能够贮藏8d,使得低温抑制了油茶菇的呼吸作用,减少物质的消耗;采用真空预冷结合薄膜包装进行冷藏保鲜,其能够显著的延长油茶菇的保鲜期,使得油茶菇贮藏10d不开伞、不干缩、菌膜不脱落,与常温下贮藏相比,失重率减少7%,呼吸强度下降30%,Vc保存率提高20.5%。化学药剂保鲜,使得采用柠檬酸、氯化钠、Vc等抑制油茶菇变色、开伞和败坏的作用,其在组合而成的复合保鲜剂下处理油茶菇,其在10±1℃下,可以保存6d,贮藏期间不开伞,气味正常,褐变度和呼吸强度明显较低。臭氧保鲜是将油茶菇置于一定浓度的臭氧环境中,利用臭氧的杀菌作用来保鲜,油茶菇在臭氧处理0.5min后,在20±1℃下贮藏,能够降低油茶菇的呼吸强度,减少游离氨基酸的生成,并且对油茶菇的电导率和失重率变化无明显影响,而1-2min的臭氧处理,则不利于油茶菇的保鲜。自发气调保鲜是将油茶菇采收后,装入周转蓝中,经过减压处理,在低温约5℃下克服水分散失,降低呼吸强度,阻止乙烯形成和积累,达到抑制PPO活力,延缓菇体氧化反应速度,减少营养基质损耗,防止微生物繁殖,延长菇体寿命的目的,贮藏期可达25d,好菇率为97.5%,菇体各项梨花指标基本保持在采收时水平。
可见,现有技术中,对油茶菇鲜菇进行保鲜处理的方法依然不理想,而且对于延长油茶菇鲜菇货架期,依然油茶菇产业发展的关键障碍,尤其是采用复合保鲜剂保鲜处理,其保鲜周期不理想,保鲜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茶菇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上述:油茶菇保鲜剂,每L水中包括有茶多酚2-4g,壳聚糖1-3g,EDTA-2Na0.2-0.4g,L-Cys3-6g,PA0.7-0.9g,CA4-6g。
优选,所述的每L水中包括有茶多酚3g,壳聚糖2g,EDTA-2Na0.3g,L-Cys5g,PA0.8g,CA5g。
优选,所述的每L水中包括有茶多酚2g,壳聚糖2g,EDTA-2Na0.4g,L-Cys4g,PA0.8g,CA4g。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的油茶菇保鲜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茶多酚、壳聚糖、EDTA-2Na、L-Cys、PA、CA依次添加在无菌水中,将其搅拌均匀,定容,得到混合溶液;
(2)将混合溶液置于超声分散仪上,在50-70℃下超声分散70-80min,获得分散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7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