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AMP检测多肉植物茎腐病菌的引物组合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7812.6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7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姚锦爱;黄鹏;陈汉鑫;余德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44 | 分类号: | C12Q1/6844;C12Q1/6895;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菌 引物组合 检测 应用 等温条件 基层单位 内侧引物 田间病害 现场检测 引物序列 早期诊断 茎腐病 温育 引物 灵敏 监测 防治 |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LAMP检测多肉植物茎腐病菌的引物组合及其应用。用于检测多肉植物茎腐病菌的LAMP引物组合由1对外侧引物F3/B3和1对内侧引物FIP/BIP组成,F3/B3和FIP/BIP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的检测体系在65℃等温条件下,通过1 h温育,能快速、方便、高效、高特异、高灵敏地检测到多肉植物茎腐病菌,不需要复杂昂贵的仪器,能较好地满足对多肉植物茎腐病菌的现场检测,可广泛应用于基层单位田间病害的早期诊断和病菌的监测、鉴定,为防治多肉植物茎腐病提供可靠的技术和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艺作物病害检测、鉴定及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肉植物茎腐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的引物组合及其应用,可用于多肉植物茎腐病菌快速、灵敏和特异的分子检测,同时可用于多肉植物茎腐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鉴定。
背景技术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肥大的高等植物,通常具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和花、果实、种子三种繁殖器官。在园艺上,又称肉质植物或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这个名称最为常用。多肉植物作为盆栽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目前常见的种类大多属于景天科和仙人掌科。
茎腐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
当前,病原菌的检测方法较多,传统真菌菌种鉴定方法主要以形态学为依据,将菌种鉴定到纲、目、科、属、种。真菌的形态特征复杂,且有些菌类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稳定,因此,在传统的真菌分类中常引起分类系统的不一致。同时传统分类鉴定方法耗时长、灵敏度低、易受人为及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干扰,不能直观的在病害潜伏期和初发期做出诊断,很难对病害发生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有效控制。
随着生物化学、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病原菌的分类鉴定提供了技术条件。如血清学免疫学技术、常规PCR、巢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为病原菌的分类鉴定提供了灵敏度高、快速的检测技术。但这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处,如血清免疫学检测技术在血清的制备过程耗时耗力,常常受到抗血清质量的影响,且可能存在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差,容易造成假阳性,PCR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常规PCR、巢式PCR(Nes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PCR技术检测时间较长,需要依赖贵重、精密的PCR仪、凝胶成像系统等贵重仪器设备及相应的高新技术人员,因而提高了检测成本,并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不利于基层生产上推广应用,限制了这些先进方法的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78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