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湿、美白、淡斑植物提取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6367.3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0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严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施维康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9 | 分类号: | A61K8/99;A61K8/98;A61K8/9789;A61K8/9728;A61K8/73;A61K8/31;A61Q19/00;A61Q19/02;A61Q1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汤俊明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湿 植物 提取物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日化领域,更具体是一种保湿、美白、淡斑植物提取物组合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湿、美白、淡斑植物提取物组合物,能够达到保湿、美白、淡斑、淡化痘印的效果。本发明采用抗氧化提取物、乳酸杆菌发酵产物、甘草根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组合,实现高效抗氧化、美白淡斑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淡化眼周皮肤的斑点,有效的舒缓眼部毛周角化,有效的舒缓新痘;本发明采用了角鲨烷、透明质酸和黑孢块菌提取物、能够达到高保湿的效果。本发明采用甘草根提取物、角鲨烷和黑孢块菌提取物能够达到抗敏的效果,即使是痘痘肌皮肤,也可以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化领域,更具体是一种保湿、美白、淡斑植物提取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更加注重,很多人通过各种美容产品来提升外貌的美感,此外,空气中含有许多灰尘、杂质,若不注意护理,长此以往,人的脸上会出现毛孔粗大、肤色暗沉、干燥、长斑等问题。
透明质酸,也称玻尿酸,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具有高保湿性、粘弹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透明质酸主要以胶状形态存在于人体皮肤的真皮组织中,负责储存水分、增加皮肤容积,让皮肤看起来饱满、丰盈、有弹性。小婴儿肌肤堪比白煮蛋,其玻尿酸含量就极高,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玻尿酸流失加快,30岁时只剩下幼年期65%,60岁时只剩下25%。伴随着透明质酸的流失,会引发一系列的皮肤问题。
因此,很多人通过使用含有透明质酸的产品来达到补水保湿的效果,然而,对于人脸,虽然透明质酸能够很快的被真皮层吸收,但在角质层处却极容易流失,已经上市的关于透明质酸的产品效果不是太好。此外,眼周皮肤相较于其他区域的皮肤来说,只有1/5厚度,因此眼周皮肤也变成了最敏感最易衰老的部位,有不少女性的眼周皮肤会色素堆积,形成斑点,由于不正当使用或者选错护肤品,可能会引发眼部毛周角化,现阶段还没有上市产品能够同时解决眼部毛周角化和眼部斑点的问题,因此迫切的需要开发一种新型产品,不但能够保湿、美白,抗氧化,还能够有效的淡化眼周斑点、舒缓眼部毛周角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保湿、美白、淡斑植物提取物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油相部分、水相部分、乳化剂和防腐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油相部分,按照重量份计,包含角鲨烷5-10份、抗氧化提取物5-10份、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2-3份;所述水相部分,按照重量份计,包含甘油5-8份、葡萄籽提取物2.5-5份、乳酸杆菌发酵产物2.5-5份、黑孢块菌提取物2-3份、甘草根提取物2-4份、透明质酸5-10份、银耳提取物1-2份和去离子水10-50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油相部分,按照重量份计,还包含二甲基硅油2-4份、山茶油1-3份、牛油果提取物1-2份、卡波姆1-2份和甜杏仁油1-2份;所述水相部分,按照重量份计,还包含库拉索芦荟提取物2-4份、桑白皮提取物1-2份、白芍药提取物2-3份、姜根提取物1-2份、黄瓜提取物1-2份、艾叶提取物1-2份、枸杞提取物2-3份、益母草提取物1-2份、玫瑰花提取物2-3份、牡丹根提取物2-3份、绿茶提取物2-4份、栝楼根提取物2-4份、乳酸钠1-2份和神经酰胺1-1.5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抗氧化提取物、乳酸杆菌发酵产物和葡萄籽提取物的重量配比为2:1: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明质酸和角鲨烷的重量配比为1:1,甘草根提取物和黑孢块菌提取物的重量配比为1:2.5。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抗氧化提取物为红树莓叶、石榴皮和五倍子的混合提取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氧化提取物的提取工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抗氧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S1:称取红树莓叶、石榴皮和五倍子,风干,碾碎,过60目筛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施维康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施维康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63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