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FPGA的多路高速AD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0001.7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8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叶韬;李礼;邢培栋;张效奎;邱赐云;王雨雷;吴春;周正;兰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威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G06F3/05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贝律师事务所 31301 | 代理人: | 王文锋 |
地址: | 201702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fpga 高速 ad 数据 采集 存储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路高速AD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母板,高速AD采集子板,存储板,CPU板及底板;本发明在使用JESD204B接口的基础上同步且高采样率的多路AD采样,同时提供足够的传输、存储带宽保证采集到的数据的持续存储,使用同一个FPGA给多个AD发送同步信号,以达到同步的效果;使用多块SSD组成存储板,使用多个存储板共同存储的技术方案达到连续存储所需的带宽指标,满足了多路高速AD采样中的多路同步、高速采样、高速存储三个目标,在高采样率高精度的同时也不牺牲存储时间,具有采样率高,存储容量大,同步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信号数据采集和存储领域,尤其是在文件系统存储方面,具体涉及一种基于FPGA的多路高速AD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AD采样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雷达、通信等领域。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高采样率和采样精度的AD采样芯片使用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对数据传输速率、存储带宽、存储容量的更高需求。由于并行传输的码间串扰、同步问题等因素,高速AD采样芯片的数据传输已经逐渐从并行传输发展为高速串行传输,比较常用的AD高速串行接口是JESD204B接口,理论上仅仅单个JESD204B通道即可传输5.4GSPS的采样率16bit采样精度的数据。
高速AD的数据采集存储的一个关键是高采样率下的数据接收。一个完整的JESD204B通道含8路高速串行通路,总传输速率可达12.8GB/s。在使用不止一个AD或者使用多通道AD芯片时,对于接收端来说会有多个JESD204B通道,需要让多个JESD204B通道同步且完整的接收和存储采样的数据。
高速AD的数据采集存储的另一个关键是多路高采样率下的数据存储,如果不能解决多路高速AD采集产生的快速数据的存储问题,只能选择牺牲采样率或者降低采样精度来保证数据的连续存储。使用大量DDR缓存是一种解决方案,但由于数据速率极快,16G的DDR3缓存也只能缓存单路JESD204B通道1秒钟的数据。而单一固态存储的速度约为500MB/s,远远达不到要求。因此,针对目前的技术问题,就需要一种高容量、高存储带宽的存储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AD的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目的在于实现多通道、高采样率的AD采集和存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FPGA的多路高速AD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接收母板,高速AD采集子板,存储板,CPU板,底板;
所述数据接收母板由一块FPGA、时钟晶振、超低抖动合成器、DDR3颗粒及外围电路组成;数据接收母板为所述高速AD采集子板提供时钟和同步信号,通过高速串行接口接收采集数据,通过其上的板载DDR3缓存和同步数据,通过高速串行接口与存储板进行数据交互,通过其上的PCIE接口连接PC板用于查看数据及接收命令;
所述高速AD采集子板由AD芯片及其外围控制电路组成;
所述存储板由一块FPGA芯片、DDR3颗粒、至少12块SATA3.0接口的SSD组成,每块存储板与数据接收母板有至少4路4x SRIO连接,并通过以太网与所述底板的板载路由器连接;
所述CPU板为一台板载计算机,通过通用高速串行接口同所述数据接收母板连接,并通过以太网连接底板的板载路由器来连接所述各存储板;
所述底板包括数据通路和板载路由器,所述数据接收母板、存储板和CPU板均插在所述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高速AD采集子板的数量为N个,其中1≤N≤G/40取整数,G为所述数据接收母板所选FPGA中的高速串行收发器的数量;所述存储板数量为N的两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威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威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0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