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驾校无人驾驶教练车的教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2675.9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1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波;寇小辉;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胜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52 | 分类号: | G09B9/052;G09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教练车 无人驾驶 驾校 数据处理模块 驾驶 全方位展示 车辆状态 环境显示 驾驶行为 教学模块 快速建立 提醒装置 智能化 位姿 教学 替换 应用 接管 | ||
1.一种应用于驾校无人驾驶教练车的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状态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智能化教学模块、车辆接管模块、驾驶环境显示模块和提醒装置。
所述车辆状态模块,通过安装在车辆不同位置的传感器和高精度定位器,获取车辆操作状态及车辆运行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安装在变速器输出轴上的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方向盘下方转向管柱内的转角传感器、高精度定位器实时采集车辆操作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信息进行管理,用于接收、存储、处理数据。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处理传感器、高精度定位器、智能化教学模块的相关数据,还可以根据智能化教学模块的训练数据进行车辆运动轨迹预测,数据处理模块中的存储器中在训练前,存储最优路线以及通过项目的关键点位置和相应的标准操作。
所述智能化教学模块,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类型以及教学评判。教学模式为在教学时间内自动驾驶与非自动驾驶的交替形式。在教学类型上,包括不限于过程演示。过程演示,当学员在某阶段出现错误操作时且达到系统接管条件,系统接管无人教练车,回到该阶段起点,演示正确操作后,再回到该阶段起点,由学员操作。教学评判,包括过程综合评价和考试评分规则评价,其中过程综合评价,获取车辆状态模块的数据,以评分方法判别驾驶员训练水平。
所述驾驶环境显示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可视化显示道路与车辆的位置。
所述提醒装置,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提醒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指示灯、液晶显示仪、震动器和语音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驾校无人驾驶教练车的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综合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S1、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获取预设目标路线。
S2、根据关键点对项目进行分阶段,通过对学员历史数据按日期统计不同阶段不合格率和扣分率(以阶段是否扣分进行统计),计算阶段难度系数η:
为平均不合格率,为平均扣分率。
S3、建立评分指标体系,包括车辆位置与参考位置的差值实时速度与参考速度的速度差ve、实时航向角与参考航向角的角度偏差θe、控制数据与传感器反馈数据的误差Xe。对指标数据进行数据筛分处理:误差根据误差等级进行扣分,以误差越大,扣分越多的原则,按照误差等级进行分值设定。所有扣分以次数累计,非明确次数间隔T时间计次。
S4、设置每个阶段满分值,以所述评分指标体系进行累计扣分。但当某阶段出现不合格操作以及未训练,该阶段直接记为0分。计算最终综合评分:
δi=max-∑D
其中,i为第i个阶段,ηi为第i阶段的难度系数,δi为阶段评分,max为每个阶段的总分数,∑D为累计扣分。
S5、计算项目总分
根据项目总分,对最终综合评分进行等级划分,方便学员掌握自己的水平。
所述车辆接管模块,从数据处理模块实时获取学员阶段评分δi,当δi<wηimax,其中w∈(0,1)时,系统进行接管车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驾校无人驾驶教练车的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筛分的方法为:
i.车辆位置与参考位置的差值de、实时速度与参考速度的速度差ve、实时航向角与参考航向角的角度偏差θe、控制数据与传感器反馈数据的误差Xe',传感器包括速度传感器ve'、安装在离合、刹车、油门踏板下的位移传感器x′ei、转角传感器θe'。根据历史数据分别统计de、ve,Xe',θe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当实时得到上述数据时,进行数据处理:
X为de,ve,Xe',θe的值,Xe包括ve',x′ei,θe'
ii.设置误差等级。根据隶属度函数判断Xe*属于哪个等级。
a,b,c分别对应误差对应等级的标准值。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误差等级为u(e)=max{ui(e)},i=1,2,…,n,其中n为等级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胜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胜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26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