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加氢脱氮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5384.9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3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徐铁钢;马宝利;徐伟池;温广明;宋金鹤;王丹;谭明伟;张文成;郭金涛;王刚;张全国;吴显军;郭立艳;方磊;丛丽茹;张国甲;董春明;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3 | 分类号: | B01J23/83;B01J23/887;B01J23/888;C10G4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鲍俊萍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柴油加氢脱氮 制备 制备方法和应用 浸渍 活性组分负载 劣质柴油加氢 树枝状高分子 脱氮催化剂 复合载体 多级孔 聚酰胺 造孔剂 氧化物 脱氮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加氢脱氮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柴油加氢脱氮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活性组分负载于载体上,载体包括γ‑Al2O3、ZrO2和La2O3,载体为以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分子为造孔剂制备的多级孔复合载体;活性组分通过一次或多次浸渍负载于所述载体上;以催化剂总重量为100%计,γ‑Al2O3含量为45%~78%,ZrO2含量为1%~10%,La2O3含量为1%~10%,活性组分以氧化物计含量为20%~35%。本发明催化剂具有较高脱氮活性,适合作为劣质柴油加氢脱氮催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加氢脱氮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催化剂适用于石油炼制领域中柴油加氢精制过程。
背景技术
劣质油中含氮化合物大部分为杂环化合物,非杂环氮化物主要是脂肪胺类和腈类,其含量很少,也容易发生加氢脱氮反应。杂环氮化物根据碱性的不同可分为碱性氮化物(主要包括吡啶类、喹啉类和吖啶类及其衍生物)和非碱性氮化物(主要包括咔唑类及其衍生物)。
尽管劣质油中的氮含量低于硫含量,但氮化物会对油品的安定性产生巨大影响,氮化物的存在对硫化物的脱除会产生强烈抑制作用,尤其碱性氮化物更易吸附在催化剂的酸性中心上,且不易脱附,直接导致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数目下降,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寿命,导致催化剂中毒失活,最终影响加氢产品质量。因此,减少柴油馏分中的氮化物对提高加氢脱硫反应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原油的重质化、劣质化导致原油高硫化趋势在进一步扩大,据报道,目前世界上低硫原油仅占17wt%,含硫>2wt%的高硫原油高达58wt%。柴油中的硫、氮及芳烃等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的SOx、NOx、CH及碳烟等会导致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致癌物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基于此各国政府对大气清洁越来越关注,对车用柴油规格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未来清洁柴油规格正向着无硫化、低芳烃、低密度、高十六烷值的方向发展。柴油加氢精制原料大多是直柴、焦柴、催柴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油。近年炼厂大量加工中东等地区的高含硫原油,使直溜柴油中的硫含量大幅度提高,催化裂化掺炼渣油、蜡油比例的上升使催化柴油中的一些高沸点大分子硫化物、氮化物及多环芳烃等聚集,实际柴油加氢精制原料的反应性能进一步降低,加工难度大大增加。
加氢精制催化剂一般是以氧化铝为载体,以VIll族和VIB族金属元素为洁性组分,也有为了提高催化剂的洁性和稳定性,对载体进行改进,例如以氧化铝氧化硅为载体的,或者是加入助剂,一般是P、F、B、Si、Ti、Zr等。目前W-Mo-Ni-P/A12O3催化剂以其高洁性而广泛应用于馆分油加氢精制反应中。
CN1133723公开了一种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含二氧化硅5~15wt%的氧化铝小球为载体,含MoO3 21~28wt%,NiO 22~8wt%,CoO 0.03~2.0wt%,采用两段喷浸。所述的催化剂同时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适用于同时含硫氮较多的劣质馏分油加氢精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53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