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铵助渗的Cr/氮化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1024.1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8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兰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源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04 | 分类号: | C25D3/04;C25D5/48;C23C8/26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涂层 氯化铵 氮化 次表层 扩散层 碳化物 硬化层 制备 面心立方结构 活性氮原子 界面结合力 抗腐蚀性能 纳米级合金 耐磨性 针状 表面致密 断裂韧性 结构呈现 界面应力 渗氮处理 梯度变化 涂层使用 表面镀 氮化物 钝化膜 过饱和 心部 去除 扩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铵助渗的Cr/氮化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涂层由外至内依次包括表面镀Cr的CrNx硬化层、次表层扩散层、心部的基体;所述的CrNx硬化层主要由面心立方结构的CrNx相组成;所述的次表层扩散层主要由含氮过饱和的α‑Fe相、碳化物、纳米级合金氮化物和针状或带状γ′‑Fe4N相组成;所述的基体主要由α‑Fe相和碳化物组成。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的涂层使用氯化铵助渗的方法去除Cr层表面致密钝化膜,后续渗氮处理使得Cr层转变成硬度更高、耐磨性更高、断裂韧性更强、抗腐蚀性能更好的CrNx层。同时,活性氮原子由表层向心部扩散,复合涂层横截面成分和结构呈现梯度变化,改善界面应力集中情况,改善复合涂层界面结合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涂层,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氯化铵助渗的Cr/氮化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现代航天航空、汽车轻量化等行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采用铝、镁等轻质合金来代替钢铁材料。因此,铝、镁等合金的热加工技术极其重要,例如:注塑、压铸、热挤压等。铝、镁等合金热加工过程中,被加工金属与模具直接接触,接触面温度可达300℃~800℃,高温下金属和模具接触面存在元素扩散及界面反应,生产金属间化合物物,导致被加工金属与模具粘结,造成粘附磨损和磨粒磨损,加速模具失效,例如:Fe与Al反应生产Fe3Al、FeAl、FeAl2或FeAl3等脆性金属间化合物。铝、镁等合金热加工对模具表面提出高耐磨性、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的需求;另外,模具长期承受冷热交替工况,其对模具表面提出了高抗疲劳性能的要求。此外,模具表面和心部的性能要求是不同的,很难通过材料本身或模具的整体热处理来实现。因此,热作模具表面处理技术备受模具行业关注。
目前,热模具钢主流表面处理技术为渗氮或氮碳共渗。热作模具钢渗氮或氮碳共渗过程中,模具钢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含氮过饱和的回火马氏体组织,其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及抗疲劳性能。尽管如此,生产中经常发模具表面粘附有一些铝合金颗粒,造成模具发生粘附磨损及磨粒磨损。其主要原因是Fe与Al在一定温度下形成FeAl金属间化合物,例如:Fe3Al、FeAl、FeAl2或FeAl3等。可见,通过渗氮或氮碳共渗处理对热作模具表面性能的提高有限。
物理气相沉积(PVD)CrN金属陶瓷涂层因其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热稳定性及化学惰性而备受关注,在冷加工模具、刀具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有部分工作者将PVD沉积CrN涂层技术套用在热作模具钢上,但其作用有限。Al在CrN中具有很高的固溶度,容易导致粘附磨损。此外,PVD涂层内应力大,涂层厚度有限(通常小于5μm),涂层与基体结合力较低。上述缺点导致PVD涂层无法满足铝、镁等合金热加工过程中对模具涂层提出的高耐磨性、高承载能力、高断裂韧性、高抗热疲劳等性能的要求。
镀Cr层具有高硬度、耐磨、稳定等特点而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镀Cr层厚度能控制在1.0mm以内,硬度400~900HV之间。镀Cr层中间隙固溶少量的氢,导致晶格膨胀,起固溶强化作用。当使用温度高达500℃时,固溶氢析出,涂层硬度降低500HV或甚至更低硬度。将镀Cr层直接进行渗氮处理难以获得高性能的CrNx层,主要原因是Cr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钝化膜,阻碍活性氮原子向镀Cr层扩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渗氮或氮碳共渗处理会造成模具发生粘附磨损及磨粒磨损,PVD沉积CrN涂层技术套用在热作模具钢上容易导致粘附磨损,且涂层与基体结合力较低,而镀Cr层析出的固溶氢会使得涂层硬度降低,提供了一种氯化铵助渗的Cr/氮化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源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源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1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