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用海水淡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5475.4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2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方杰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淡化 承接单元 海水 动力单元 加热单元 进水单元 海水淡化系统 水蒸气 出水单元 海水淡化 船舶技术领域 动力辅助单元 船舶 加热蒸发 进液口 箱侧壁 圆筒形 冷凝 蒸发 流出 | ||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船舶用海水淡化系统,包括淡化箱、承接单元、动力单元、动力辅助单元、加热单元、进水单元、出水单元和控制单元,淡化箱为圆筒形,承接单元设置在淡化箱内部,动力单元用于为海水淡化提供动力;进水单元和出水单元用于控制淡化箱内部海水的流进以及淡水的流出,当需要进行海水淡化工作时,控制进水单元工作使海水经过淡化箱侧壁上的进液口,并涌入淡化箱内部,再由动力单元带动加热单元工作,控制加热单元对淡化箱内部的海水进行加热蒸发,蒸发后的海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到承接单元中,水蒸气在承接单元中冷凝形成淡水,再对承接单元中的淡水进行收集,从而完成海水的淡化以及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船舶用海水淡化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在远洋航行中,人员和船舶动力设备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巨大的淡水消耗量如果全部由船舶来携带,势必会减少载重吨位,并且淡水储存过久也会因为水舱的污染和细菌的繁殖而变质。所以将海水进行淡化处理是保证船舶淡水供给与补充的重要技术措施。
文献:船舶海水淡化装置,申请号:201720377013
上述文献中,利用船舶柴油机的高温冷却水预热海水,再利用高温废气作为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热源来进行海水淡化,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且高温废气的热量回收率较低,提高了海水淡化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船舶用海水淡化系统,本发明主要用于用于海面上的船舶来利用海水产生淡水以供使用,本发明通过设置淡化箱作为海水淡化的场所,利用海面上巨大的的风能来带动动力单元和动力辅助单元工作,从而使加热单元对海水进行加热蒸发,使其变成水蒸气,进而完成海水的淡化工作,充分利用了自然界条件,显著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船舶用海水淡化系统,包括淡化箱、承接单元、动力单元、动力辅助单元、加热单元、进水单元、出水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淡化箱为圆筒形,淡化箱的中心轴线竖直放置,淡化箱的侧壁开设进液口和出液口,出液口位于进液口的下方;所述承接单元设置在淡化箱内部,承接单元用于承接和盛放淡化箱内部产生的淡水;所述动力单元设置在淡化箱顶部外侧,动力单元用于为海水淡化提供动力;所述动力辅助单元设置在淡化箱的顶部,动力辅助单元用于配合动力单元工作;所述进水单元设置在淡化箱侧壁的进液口处,出水单元设置在淡化箱侧壁的出液口处,进水单元和出水单元用于控制淡化箱内部海水的流进以及淡水的流出;所述控制单元用于配合进水单元和出水单元工作,实现淡化箱内部的海水淡化进程。当需要进行海水淡化工作时,控制进水单元工作使海水经过淡化箱侧壁上的进液口,并涌入淡化箱内部,再由动力单元带动加热单元工作,控制加热单元对淡化箱内部的海水进行加热蒸发,蒸发后的海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到承接单元中,水蒸气在承接单元中冷凝形成淡水,再对承接单元中的淡水进行收集,从而完成海水的淡化以及收集。
所述承接单元包括冷凝板、一号安装轴、刮板和接水盘,所述冷凝板为侧边相互连接的扇形结构,冷凝板安装在淡化箱的内壁上;所述一号安装轴转动安装在冷凝板的顶部;所述刮板均匀连接在一号安装轴上,刮板为弯曲的弧形;所述接水盘水平安装在淡化箱的内壁上,接水盘位于冷凝板的下方,接水盘用于盛放冷凝板上海水冷凝后形成的淡水。工作时,被蒸发的海水形成水蒸气会粘附在冷凝板的下表面,一段时间后冷凝形成淡水,同时,动力单元通过带动一号安装轴从而带动刮板转动,刮板转动对冷凝板上冷凝形成的淡水水珠进行刮取,使淡水流到接水盘中,从而加速淡水资源的收集,进而提高淡化系统的淡化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方杰,未经林方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54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