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重载码垛机器人用转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4230.1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9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李嘉豪;张璐;杜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B65G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黄***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重载 码垛 机器人 转盘 | ||
一种高速重载码垛机器人用转盘,用于解决现有转盘无法适用于高速重载机器人的问题,或者用于解决现有转盘使用寿命低、易变形的问题,包括包括第一电机安装孔、第二电机安装孔、第一弧形立壁、第二弧形立壁、第二电机安装孔法兰面、连接板、支撑斜筋、支撑横筋、斜面凸台加强筋,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孔通过所述连接板、第一弧形立壁和第二弧形立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孔上,从而形成两个轴孔相互垂直的第一电机安装孔和第二电机安装孔,为了增强两者将的连接强度,在两者间还设有支撑横筋和支撑斜筋,从而保证了所述转盘的强度和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盘,特别涉及一种高速重载码垛机器人用转盘。
背景技术
码垛机器人作为减轻操作者重体力劳动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幅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量。为了扩大码垛机器人的可使用范围,需要码垛机器人向高速化和重载化的方向发展。而码垛机器人要实现高速化和重载化,就需要提升设备的刚度,当机器人的刚度不能达到应有的标准时,在使用过程中机器人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形,从而缩短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影响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和工作性能。而转盘是影响码垛机器人刚度的关键部件之一,如何在不增加转盘重量的情况下,提升码垛机器人的刚度,以获得高速化和重载化的码垛机器人,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以上现有码垛机器人用转盘无法满足码垛机器人高速化和重载化的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高速重载码垛机器人用转盘,所述转盘在不增加转盘重量的情况下,提升了转盘的刚度,增加了转盘抗扭矩和弯曲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机器人避免发生共振的能力。
一种高速重载码垛机器人用转盘,包括第一电机安装部、第二电机安装部、第一弧形立壁、第二弧形立壁、第二电机安装部法兰面、连接板、支撑斜筋、支撑横筋、斜面凸台加强筋;所述第一电机安装部上设有第一电机安装孔,所述第二电机安装部上设有第二电机安装孔,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孔的轴线与第二电机安装孔的轴线垂直,且第一电机安装部位于所述转盘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安装部位于所述转盘的中部,且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孔的轴线垂直于水平基准面;所述第一弧形立壁和第二弧形立壁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安装部的法兰面上,所述第一电机安装部的外侧一端与第一弧形立壁相连,所述第一电机安装部的外侧另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于第二电机安装部法兰面上,为了增加第一电机安装部相对于第二电机安装部的稳定性、刚度,在所述第一电机安装部和第一弧形立壁之间设有支撑横筋,在支撑横筋中部和第二电机安装部法兰面之间还设有支撑斜筋;为了提升转盘整体的刚度和抗扭矩能力,在第二电机安装部相对于安装了第一弧形立壁的法兰面的另一端面上,还设有斜面凸台加强筋。
更优地,所示支撑斜筋的宽度可以与所述连接板的宽度相等。
更优地,为了提升所述支撑横筋的连接力,所述支撑横筋还可以向第一弧形立壁和第二弧形立壁远离第一电机安装部的弧面方向沿伸,以扩大支撑横筋与第一弧形立壁和第二弧形立壁的连接面积,起到增加连接强度的作用。
更优地,所述连接板的厚度可以为13mm~18mm,其长度可以在空间结构容许的情况下向第一电机安装部轴向方向延伸,且延伸的路径沿第二电机安装部法兰外沿周,以提升连接板的连接能力,从而提升整体转盘的刚度,也即提升所述第一电机安装部相对于第二电机安装部的连接强度。
更优地,为加强所述转盘的整体刚度,并提升第一电机安装部与第二电机安装部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所述第二电机安装部法兰面上还设有所述斜面凸台加强筋,所述斜面凸台加强筋为设置在相对于第一弧形立壁的另一侧第二电机安装部法兰面上,且所述斜面凸台加强筋为设置在第一电机安装部方位的第二电机安装部法兰面上的凸台结构,为了降低凸台结构对第二电机安装部法兰面的应力,所述凸台结构与第二电机安装部法兰面采用斜面过渡衔接,从而形成具有斜面结构的所述斜面凸台加强筋。
更优地,所述第一弧形立壁和第二弧形立壁远离第一电机安装部的远离端的壁厚设置为6mm~10mm,以使不影响转盘整体刚度的部位的厚度最小,实现转盘重量最小化。
所述高速重载码垛机器人用转盘的设计方法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4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