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近平滑假丝酵母的降解秸秆复合菌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1808.8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5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旸;陈光;孙春玉;林晓琼;王刚;苟泽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C12N1/16;C12R1/01;C12R1/645;C12R1/07;C12R1/72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130118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滑 酵母 降解 秸秆 复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近平滑假丝酵母的低温下有效降解秸秆的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由6株菌株构成,通过长年创造性筛选和积累得到低温条件可高效表达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酶,突破低温酶活力不足,腐熟降解秸秆困难等特点,在室外温度1℃‑6℃的环境下使棉花秸秆腐熟天数提高了2‑3天,特别适合北方地区。将本发明所述复合菌系培养至30代时,各代之间在4℃下棉花秸秆降解率无明显差别,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近平滑假丝酵母的低温下有效降解秸秆的复合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约占世界棉花产量的1/4,产量大、生产成本低,使棉制品价格比较低廉。我国每年棉籽饼粕产量约400~500万吨,占各类植物饼粕总产量的 30%。棉籽饼粕不仅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蛋白质含量约为40%,氨基酸组成也较好,但因棉籽仁和棉籽饼粕中含有棉酚等有毒物质,其用途受到很大限制,多年来我国的棉籽饼粕资源有80%左右都用作肥料还田,用作饲料蛋白资源的不足30%,造成了蛋白质的极大浪费。
棉花秸秆是棉花生产的副产品,棉花秸秆主要成分是木质素、半纤维素、粗蛋白、并含单宁、果胶素、有机溶剂抽提物、色素等,不仅可以做肥料,还可以做饲料、工业原料等,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但在我国秸秆利用率并不高。还田利用率仅占13%、饲料利用率占3%,燃料利用率占74%,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蛋白质饲料的缺乏日益突出。
同时北方的气温长期很低,棉花秸秆在短期内不易腐解,导致资源长期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近年来,随着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降解过程中各种微生物间的协同关系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木质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的稳定性需要靠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包括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和不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间的相互作用来维持,从而充分利用微生物间的协同关系。因此,直接从自然界筛选出木质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成为现今新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所报道的复合菌系大多是在高温条件下表现出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或需要对降解原料进行化学预处理,这些处理在一定程度
上操作要求较高,耗能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近平滑假丝酵母的低温下有效降解秸秆的复合菌剂,通过低温驯化6株菌株,按一定质量比混合而成,尤其适合北方低温天气,对腐熟棉花秸秆效果优异。
一种含近平滑假丝酵母的低温下有效降解秸秆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菌剂含有6株菌株并按一定质量比混合,产纤维素酶类芽孢杆菌20%、产木聚糖酶链格孢菌20%、产漆酶疣孢漆斑菌20%、产木素过氧化物酶胶质芽孢杆菌10%、产锰过氧化物酶放线莱斯氏菌10%、近平滑假丝酵母20%,
所述产纤维素酶类芽孢杆菌(Bacillus cellulosilyticus)CGMCC 1.15312;
所述产木聚糖酶链格孢菌(Alternaria humicola)CGMCC 3.2917;
所述产木素过氧化物酶胶质芽孢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Krassilnikov)GIM 1.16;
所述产锰过氧化物酶放线莱斯氏菌(Laceyella tengchongensis) CCTCC AA208050 Laceyella;
所述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CGMCC 2.3207;
所述菌株均可以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和广东省微生物保藏中心(GIM)购买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18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