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簧套筒结构、转向架构架和列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1711.7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9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梦;王常龙;赵伟;周君锋;吕晓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52 | 分类号: | B61F5/52;B61F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套筒 套筒主体 转向架构架 上盖板 下盖板 结构应力 列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簧套筒结构、转向架构架和列车,弹簧套筒结构包括:套筒主体,套筒主体的一端与上盖板连接,套筒主体的另一端位于下盖板远离上盖板的一侧;其中,套筒主体的外表面与下盖板连接。本发明的弹簧套筒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套筒附近结构应力水平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弹簧套筒结构、转向架构架和列车。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
目前,弹簧套筒通常设置在转向架构架的端部,且弹簧筒立板为圆筒。
然而,轨道车辆的转向架构架的端部振动载荷较大,现有的弹簧套筒结构存在应力集中的问题,应力水平较大,结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套筒结构、转向架构架和列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套筒附近结构应力水平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弹簧套筒结构,包括:套筒主体,套筒主体的一端与上盖板连接,套筒主体的另一端位于下盖板远离上盖板的一侧;其中,套筒主体的外表面与下盖板连接。
进一步地,套筒主体包括第一套筒段和第二套筒段,第一套筒段位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第二套筒段位于下盖板远离上盖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套筒主体与下盖板焊接。
进一步地,下盖板具有安装孔,套筒主体设置在安装孔内且与安装孔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下盖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相对设置在套筒主体的两侧且均与套筒主体连接。
进一步地,套筒主体包括多个套筒立板,多个套筒立板绕套筒主体的中心线设置,多个套筒立板依次拼接以围成套筒主体。
进一步地,套筒立板为两个,两个套筒立板相对接以围成套筒主体。
进一步地,套筒立板具有第一板段、两个第二板段和两个第三板段,一个第二板段设置在第一板段的一端,另一个第二板段设置在第一板段的另一端,两个第三板段与两个第二板段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三板段设置在相应的第二板段远离第一板段的一端。
进一步地,第一板段和第三板段均为直板段,第二板段为弧形板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架构架,包括构架主体和设置在构架主体上的弹簧套筒结构,其中,弹簧套筒结构为上述的弹簧套筒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列车,包括转向架构架,其中,转向架构架为上述的转向架构架。
本发明的弹簧套筒结构包括套筒主体,套筒主体的一端与上盖板连接,套筒主体的另一端位于下盖板远离上盖板的一侧,即套筒主体的另一端并不是支撑在下盖板上,而是伸出下盖板,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套筒主体分担下盖板受到的弯矩与应力,降低了弹簧套筒结构的局部应力水平,避免应力集中,并且使弹簧套筒结构的应力水平整体下降,结构强度提高,提高了结构强度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弹簧套筒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17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