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电池包温度管理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4730.2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4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姜筱华;单丰武;陈立伟;吴金;刘秋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包 电动车电池 降温系统 温度管理 自然风冷 仿真优化计算 前端冷却模块 热管理系统 电池冷却 风险问题 集成仿真 几何数据 空调系统 前端模块 三维集成 三维模型 使用寿命 瞬态分析 性能参数 一维模型 分析 客舱 下电池 主机厂 多轮 热管 水冷 校核 整车 三维 验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电池包温度管理分析方法,包括:步骤S1,水冷电池包分析,具体包括S11~S14:步骤S11,前端冷却模块集成仿真;步骤S12,三维整车热管理系统校核;步骤S13,空调系统和电池包一维、二维和三维集成仿真;步骤S14,降温系统验证,所述降温系统包括电池冷却模块、客舱模块和前端模块;步骤S2,自然风冷电池包瞬态分析,具体包括:获取电池包的几何数据和性能参数,采用ANSA、RADTHERM、CCM+搭建电池包一维模型、电池包二维和/或三维模型,采用多轮仿真优化计算,获得自然风冷下电池包热管理性能。本发明能够有效的规避电池包前期设计的风险问题,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给主机厂提供一个高效的规范设计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电池包温度管理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货运等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同时,面对日趋严重的能源短缺与环境恶化问题,纯电动汽车因具有低能耗、零排放、低噪音、高能源利用率、结构简单以及易于维修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是目前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
电池包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包的性能以及工作情况直接影响电动车的行驶性能以及驾驶安全。电池包在长期工作状态,温度升高,会影响电池包的性能以及工作情况,因此需要在电动车设计阶段对电池包的温度管理情况进行分析验证,以确认后续整车的行驶性能以及驾驶安全,但目前没有相关电池包温度管理计算分析方法,影响了电池包温度管理的评估,存在设计风险。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车电池包温度管理分析方法,以对电池包温度管理情况进行评估,规避设计风险。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电动车电池包温度管理分析方法,包括:
步骤S1,水冷电池包分析,具体包括S11~S14:
步骤S11,前端冷却模块集成仿真;
步骤S12,三维整车热管理系统校核;
步骤S13,空调系统和电池包一维、二维和三维集成仿真;
步骤S14,降温系统验证,所述降温系统包括电池冷却模块、客舱模块和前端模块;
步骤S2,自然风冷电池包瞬态分析,具体包括:
获取电池包的几何数据和性能参数,采用ANSA、RADTHERM、CCM+搭建电池包一维模型、电池包二维和/或三维模型,采用多轮仿真优化计算,获得自然风冷下电池包热管理性能。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电动车电池包温度管理分析方法,通过水冷电池包分析以及自然风冷电池包瞬态分析,其中,水冷电池包分析包括前端冷却模块集成仿真、三维整车热管理系统校核、空调系统和电池包一维、二维和三维集成仿真、降温系统验证,而自然风冷电池包瞬态分析采用ANSA、RADTHERM、CCM+搭建电池包一维模型、电池包二维和/或三维模型,并采用多轮仿真优化计算,实现了电池包温度管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计算分析标准,填补了电动车的CFD分析空缺,通过该方法能够规范纯电动车电池包温度管理的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流程,有效的规避电池包前期设计的风险问题,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给主机厂提供一个高效的规范设计流程。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的电动车电池包温度管理分析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1具体包括:
获取整车数模和所需零部件性能参数,采用ANSA、KULI、CCM+搭建一维仿真模型和三维仿真模型,开展多轮三维冷流场仿真计算和一维仿真计算,以确认热管理系统各相关部件的性能及结构参数,使其能够满足相应开发指标。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整车数模和所需零部件性能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4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