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矮地茶中提取槲皮甙和岩白菜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9491.6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0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喜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7/07 | 分类号: | C07H17/07;C07H1/08;C07D49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28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矮地茶 提取 槲皮甙 岩白菜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矮地茶中提取槲皮甙和岩白菜素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如下:将矮地茶粉碎,加入乙醚回流浸提,过滤,得滤液Ⅰ和滤渣Ⅰ;将滤渣Ⅰ加入木霉发酵液和黑曲霉发酵液发酵,再加入乙醇回流提取,过滤,得滤液Ⅱ;滤液Ⅱ减压浓缩,与甲醇混合后,上大孔树脂柱,用甲醇进行洗脱得到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在4~8℃静置过夜结晶重结晶得岩白菜素和槲皮甙纯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化学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从矮地茶中分离纯化槲皮甙和岩白菜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矮地茶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的干燥全株。全株长21.5~25厘米。多附有匍匐根茎。茎圆柱形或稍扁,直径2~5毫米,表面暗红棕色,具细纵纹及突起的叶痕,基部疏生须状不定根;顶端有时可见花梗或暗红色皱缩的球形小果,产于湖南省各地。全株入药。主要成分:紫金牛酚Ⅰ、Ⅱ,槲皮甙、岩白菜素、信筒子醌、冬青萜醇、酸金牛醌及槲皮甙、挥发油、杨梅树皮甙等。全株还含11-O-香荚兰酰基岩白菜素、11-O-丁香酰矮地茶素、11-O-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和11-O-(3′,4′-二甲基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
岩白菜素又叫岩白菜内酯,白色疏松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遇光或热渐变色。在甲醇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微溶,岩白菜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发生降解。矮地茶中岩白菜素达到3%以上,岩白菜素的内酯环在碱性环境下,开环形成羟基盐,而提取液浓缩后调pH为2~3,则内酯环又重新形成并析出。岩白菜素具有镇咳祛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现在岩白菜素提取物已列入《中国药典》,也有成药岩白菜素片。岩白菜素主要从虎耳科植物岩白菜、落新妇和矮地茶中提取。
公开号为CN1762348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岩白菜素滴丸的制作方法,将岩白菜素经定性定量,为白色结晶;按国家标准选购基质;将上述有效成分按权利要求2-4任何一项,将基质加热至85℃熔化;然后将药物加入到基质中,高速剪切超微乳化,注入储液罐,保温在85℃,打开阀门,调节真空和压力装置,定时定量滴入5~15℃的冷却剂中,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自然收缩成丸,擦净晾干后即得。
公开号为CN101962385A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岩白菜素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取原料粉碎,加入15-20倍量饱和石灰水渗漉提取,滤过得提取液;2)上述提取液加入超滤膜超滤,加适量水透析,收集透过液;3)上述透过液调节ph2-3沉淀,滤出沉淀物,沉淀物热水回流溶解,加入大孔树脂吸附,ph8-10的石灰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4)上述洗脱液调节ph3-5放置结晶,结晶物滤出,再用99%乙醇回流溶解重结晶,真空干燥得产品。
公开号为CN104345116A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支气管炎片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包括:(1)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芩、甘草;(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矮地茶中岩白菜素的含量,每片含矮地茶以岩白菜素计不得少于2.1mg、每片含盐酸麻黄碱(C10H15NO·HCl)应为标示量的70.0%~110.0%。
公开号为CN104345117A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复方矮地茶片中岩白菜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鉴别: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矮地茶,薄层色谱法鉴别矮地茶、野菊花、甘草;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矮地茶中岩白菜素的含量;每片含矮地茶以岩白菜素(C14H16O9)计,不得少于1.5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9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