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艾滋病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7055.7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6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冬;代陈胜;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北京赛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08 | 分类号: | C07D209/08;A61K31/404;A61P3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优赛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1 | 代理人: | 姜芬 |
地址: | 52380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吲哚类化合物 制备 抗艾滋病 细胞毒性 抑制剂化合物 吲哚化合物 病毒活性 反应条件 合成步骤 合成路线 宿主细胞 抗病毒 抗HIV 高抗 应用 合成 细胞 成功 | ||
1.一种如式g所示的化合物:
式g中,R1、R2、R3各自独立选自H、OMe、CF3或COO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包括下述1)-6)所述中的至少一种:
1)R1=R2=H,R3=OMe;
2)R1=R2=H,R3=COOH;
3)R1=R3=H,R2=OMe;
4)R1=R2=R3=H;
5)R1=R3=OMe,R2=H;
6)R1=R2=H,R3=CF3。
3.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式a与式b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后得式c所示化合物;
2)所述式c所示化合物与式d所示化合物反应后得式e所示化合物;
3)将所述式e所示化合物与式f所示化合物反应后即得目标产物式g所示化合物;
其中,式f所示化合物和/或式g所示化合物中,R1、R2、R3各自独立选自H、OMe、CF3或COO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1)-18)所述中的至少一种:
1)步骤1)中,所述反应包括通过弱碱催化剂催化所述反应;
2)步骤1)中,所述反应包括搅拌过夜反应;
3)步骤1)中,所述反应包括在室温下进行反应;
4)步骤1)中,所述反应包括在溶剂中反应;
5)步骤1)中,所述反应停止后,还包括萃取步骤;
6)步骤1)中,所述反应停止后,还包括纯化步骤;
7)步骤2)中,所述反应包括通过催化剂催化所述反应;
8)步骤2)中,所述反应包括在氩气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9)步骤2)中,所述反应包括搅拌加热回流反应1小时以上;
10)步骤2)中,所述反应包括在溶剂中反应;
11)步骤2)中,所述反应停止后,还包括冷却、萃取和/或纯化步骤;
12)步骤3)中,所述反应前,还包括式e所示化合物的活化反应;
13)步骤3)中,所述反应包括搅拌过夜反应;
14)步骤3)中,所述反应包括在室温下进行反应;
15)步骤3)中,所述反应包括在溶剂中反应;
16)步骤3)中,所述反应停止后,还包括萃取步骤;
17)步骤3)中,所述反应停止后,还包括皂化反应、成盐反应和纯化步骤;
18)步骤3)中,所述式f所示化合物和/或式g所示化合物包括下述Ⅰ)-Ⅵ)所述中的至少一种:
Ⅰ)R1=R2=H,R3=OMe;
Ⅱ)R1=R2=H,R3=COOH;
Ⅲ)R1=R3=H,R2=OMe;
Ⅳ)R1=R2=R3=H;
Ⅴ)R1=R3=OMe,R2=H;
Ⅵ)R1=R2=H,R3=CF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北京赛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理工学院;北京赛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70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