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模图LDPC码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8552.2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7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霞;史治平;邓莉;唐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3/11 | 分类号: | H03M13/11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孙一峰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模图 信道编码技术 方法继承 约束条件 最小距离 短码 非零 去重 稀疏 译码 信道 成功率 删除 灵活 检验 优化 分析 | ||
1.一种原模图LDPC码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需求选择原模图作为基矩阵;
S2、对原模图进行L次复制操作,且L大于等于重边数;
S3、去除重边得到派生图作为原模图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设定基矩阵Hbase行号i=0;基矩阵列号j=1;扩展倍数计数s=1;对奇偶校验矩阵Hs的变量节点编号为1~LN、校验节点进行编号为1~LM,具体包括:
S31、如果i≠M,则i=i+1,跳到步骤S32;如果i=M且s≠L,则i=1、s=s+1,跳到步骤S32;如果i=M且s=L,则i=1、j=j+1、s=1,跳到步骤S32;如果i=M、j=N且s=L,跳到步骤S36;
S32、令e=Hbase(i,j),如果e≠0,跳到步骤S33;否则,跳到步骤S31;
S33、从矩阵Hs编号为(i-1)L+1~iL的校验节点中,选择一个行重最小的与变量节点(j-1)L+s相连;
S34、e=e-1,如果e>0,则执行步骤S35;否则,跳到步骤S31;
S35、将矩阵Hs1进行子图展开操作,将其对应的Tanner图从变量节点(j-1)L+s进行分层展开,如果展开的子图中校验节点的个数不变或者展开的子图中已存在校验节点(i-1)L+1~iL,则停止子图展开;如果停止展开的时候,子图中含有(i-1)L+1~iL的所有校验节点,则从行重最小的节点中,统计每一个节点处放置1以后该行的平均距离,找到平均距离最大的节点,然后将该节点与变量节点(j-1)L+s相连;否则,从未加入子图的(i-1)L+1~iL号校验节点中,统计每一个节点处放置1以后该行的平均距离,找到平均距离最大的节点,然后将该节点与变量节点(j-1)L+s相连,跳到步骤S34;
S36、输出目标奇偶校验矩阵Hs;
S4、将获得的奇偶校验矩阵Hs进行一系列高斯变换成为生成矩阵G,信源信息与G矩阵相乘得到编码码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85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