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枸杞炭疽病抗性评价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853921.0 申请日: 2018-07-30
公开(公告)号: CN108949898A 公开(公告)日: 2018-12-07
发明(设计)人: 王翠平;陈建伟;徐美隆;乔改霞 申请(专利权)人: 宁夏林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18 分类号: C12Q1/18;C12R1/645
代理公司: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代理人: 张芳
地址: 750004 宁夏回族*** 国省代码: 宁夏;6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炭疽病抗性 枸杞 炭疽病菌 接种 孢子悬液制备 病情调查 分级标准 分子育种 离体鉴定 离体叶片 评价体系 叶片采集 枸杞品种 分级 株系 室内 应用 种植 统计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室内离体鉴定法评价枸杞炭疽病抗性的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1)叶片采集,2)炭疽病菌培养,3)孢子悬液制备,4)炭疽病菌接种,5)枸杞离体叶片接种后病情调查及统计,6)根据分级标准将枸杞材料的炭疽病抗性进行分级。本发明形成完善的炭疽病抗性评价体系,本方法可操作性强、准确性高,能够科学地评价不同枸杞品种/株系对枸杞炭疽病抗性等级,对枸杞种植和分子育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枸杞炭疽病抗性评价方法,尤其是一种通过室内离体叶片鉴定途径建立枸杞高效炭疽病抗性评价体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枸杞炭疽病是我国枸杞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在湿度高的环境下侵染枸杞植株,可危害枸杞的叶、花和花蕾,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嫩枝,传播范围广,危害大。近几年来,随着枸杞栽培地区连片种植面积扩大,特别是种植密度与肥水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枸杞炭疽病连续大面积流行。

枸杞对炭疽病的抗性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炭疽病抗性育种是枸杞育种发展的重要方向,枸杞炭疽病病菌接种和抗性评价方法是筛选抗炭疽病遗传资源和培育抗病品种的重要前提。在育种过程中,对炭疽病抗性的准确鉴定尤为重要,尤其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过程中,需要对枸杞炭疽病抗性进行准确分级鉴定。目前,由于枸杞炭疽病抗性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影响和制约了枸杞炭疽病抗性育种的发展。

为了有效防治枸杞炭疽病,已经有研究者对对炭疽菌的侵染途经和传播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西北农学院程廉通过野外调查法对陕西关中地区枸杞炭疽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李岩涛等、邓放等、张锦秀等、邓振荣和陈君等则分别在内蒙和宁夏的枸杞主产区进行了该病的流行规律的调查;Park SK等采用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和人工接种鉴定研究结果,调查了韩国不同的枸杞地方品种的炭疽病抗病性;邓振荣等调查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枸杞变种或品种的炭疽病抗病性;陈君等于2001年对宁夏中宁县4个品种的炭疽病发病率进行了田间调查;张国华等在调查了河北省巨鹿县枸杞生产中炭疽病的发病规律;程廉在陕西省蒲城县,采用果实离体接种的方法,对6个品种或变种枸杞进行抗病性测定;李云翔等采用室内离体果实接种结合田间抗病性调查,对5个枸杞种和1个品种进行了抗炭疽病鉴定。Sun等(2008)通过果实接种法鉴定了不同枸杞品种的炭疽病抗性。Liu等(2016)通过果实接种法研究了枸杞炭疽病的抗性。

虽然对枸杞炭疽病抗性的评价已有了初步研究,但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①实验多采用田间调查方法,重复性差且容易受环境影响;②室内鉴定,所选用的鉴定材料为果实,限制了果实产生之前的早期鉴定;③虽然对不同枸杞品种炭疽病抗性做了初步评价,但是对枸杞炭疽病感病性没有明确的分级标准,没有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导致对炭疽病抗性表型鉴定不够准确,不适合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枸杞炭疽病抗性评价方法,该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稳定,重复性好,不受环境影响,且操作步骤简单。

一种枸杞炭疽病抗性评价方法,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叶片采集:采集生长部位相当、大小基本一致且无病虫的枸杞叶片;

2)炭疽病菌培养:将保存的枸杞炭疽病菌株,在超净工作台接种于PDA固体平板(培养基),该PDA固体平板包括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5克,并且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毫升后高压蒸汽灭菌,于28±1℃培养;

3)孢子悬液制备:将生长5-7天的菌落划块接种于液体PDA培养基,该液体PDA培养基包括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并且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毫升后高压蒸汽灭菌,震荡培养5-7天,离心,计数,用灭菌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具体为106个孢子/ml、107个孢子/ml、108个孢子/ml,得到孢子悬液,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林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夏林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3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