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研究界面效应对DNA二维折纸结构稳定性影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4110.4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7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王萍;陈益;周如鑫;李晓迪;朱元杰;金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G01Q6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界面效应 折纸 结构稳定性 二维 扫描探针显微镜 形貌 二维纳米材料 二维平面材料 环境因素 形貌结构 紫外照射 移植性 云母片 构建 观察 研究 合成 清晰 | ||
1.一种研究界面效应对DNA二维折纸结构稳定性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DNA三角折纸结构在界面上和在溶液中的环境条件,观察其形貌稳定性,包括以下步骤:
(1)一种已知DNA三角形折纸序列的合成:
将208根订书钉短链等量地溶解到MilliQ水中,使每条链的最终浓度为200 nM,将M13mp18 单链DNA(100 nM)与混合好的(200 nM DNA短链以摩尔浓度比1:10的比例混合在1xTAE-Mg2+溶液中,该1xTAE-Mg2+溶液由40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20mM醋酸、2 mM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12.5mM醋酸镁组成,pH 8.0,其中,M13mp18 单链DNA的最终浓度为5nM,短链最终浓度为50 nM;将混好的溶液放入PCR仪中,设定退火程序从95℃缓慢降温至4℃,降温速率为0.2℃/10s;
(2)环境影响对溶液和界面处DNA结构变化的不同,包括:
(2-1)pH的改变:
DNA三角折纸结构所在界面上pH的改变:不同pH的缓冲液通过向1xTAE-Mg2+ 溶液中滴加含有过量盐酸或氢氧化钠的1xTAE-Mg2+缓冲液制得,将不同pH的缓冲液滴加到沉积有DNA三角折纸结构并洗掉盐分、氮气吹干的云母片上放置;
DNA三角折纸所在溶液的pH的改变:直接向含有DNA三角折纸结构的缓冲液中加入和界面处所用溶液相应体积的相同成分的缓冲液,使其最终pH和相对应的界面上pH相同,然后放置;
(2-2)温度的改变:
DNA三角折纸结构所在界面上温度的改变:将三角折纸沉积在新剥离云母片上并洗去盐分、吹干之后,置于环境可控显微镜(Nanonavi E-Sweep, Seiko Inc, Japan)下,设置环境温度为不同的实验温度,运行仪器使其快速升温至设置温度并稳定10 min;
DNA三角折纸结构所在溶液的温度的改变:将三角折纸溶液放置于PCR仪中,设置程序使其快速升温到不同的温度并稳定10 min;
(2-3)Mg2+浓度的改变:
DNA三角折纸结构所在界面上Mg2+浓度的改变:将不同Mg2+浓度的缓冲液滴加到沉积有DNA三角折纸结构并洗掉盐分、氮气吹干的云母片上,放置;
DNA三角折纸所在溶液的Mg2+浓度的改变:直接向含有DNA三角折纸结构的缓冲液中加入不同Mg2+浓度但其他离子浓度相同的缓冲液,使其最终Mg2+浓度和相对应的界面上Mg2+浓度相同,然后放置;
(2-4)紫外线的影响:
对沉积在界面上的DNA三角形折纸施加紫外照射:将沉积好三角折纸并洗去盐分、吹干的云母片用玻璃表面皿盖住,置于测量好强度的紫外灯下方照射一定时间;
对溶液中的DNA三角形折纸施加紫外:将含有DNA三角折纸溶液的PCR管开口置于测量好强度的紫外灯下方照射一定时间;
(3)扫描探针显微镜观察:
对于界面上DNA三角折纸形貌观察:Q水冲掉云母片上盐分,氮气吹干后置于大气下扫描探针,显微镜下观察,其中,对于改变温度的测试组和紫外照射的测试组,只需直接置于大气下扫描探针显微镜(Moltimode Nanoscope VII, VEECO)下观察;
对于溶液中DNA三角形折纸形貌观察:取3μl溶液滴加到新剥离的云母片上沉积3 min,用Q水冲洗掉界面上的盐分,然后氮气吹干,最后置于扫描探针显微镜下观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的改变范围在20至8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的改变范围在3-10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用大气下扫描探针显微镜型号为Veeco公司的型号为Moltimode Nanoscope VII的仪器,所述成像模式为轻敲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41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