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热转印胶片胶水偏位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1845.1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7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晗;张芳健;陈新度;蔡念;李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70;G06T7/13;G06T7/1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视觉 热转印 胶片 胶水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热转印胶片胶水偏位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胶片宽度合格阈值;S2:获取热转印胶片背光图;S3:扣取图像中的胶片;S4:图像聚类获取图片胶水层;S5:计算胶水层最宽方向宽度;S6:对比宽度并输出检测结果,将当前得到的胶片的胶水宽度与宽度合格阈值进行比较,若大于阈值,则评定为缺陷,否则评定为合格。本发明具有准确度高、可重复、能避免工人因疲劳而产生错检、漏检情况、成本低、易统计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胶片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热转印胶片胶水偏位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转印是指先将油墨印刷到转移介质上(包括热转印纸或热转印胶片),然后将印有图文的转移介质与承印物紧密接触,通过一定的环境温度和外界压力的作用,使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之上,形成最终的印刷产品。热转印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我国,并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应用领域广泛。
热转印技术最经典的用途是应用于纺织品印花生产,随着国内转印油墨生成技术的逐步提升,热转印介质的研制及完善,以及打印设备的进一步改进,特别是个性化需求的增多,热转印技术在市场上越来越普及,纺织品印花对其需求日益增长。因此,纺织行业中对热转印胶片的需求量也较大,这对于热转印胶片的生成及检测是一大挑战。在现实生产中胶水偏位的缺陷出现的频率较高,会导致最终印在纺织品上容易脱落。在热转印胶片的检测中,对胶水偏位的缺陷检测尤为重要。
在现价段中,对热转印胶片的胶水偏位检测最主要的方式是人工检测,工人对胶片进行逐张的检查,对比标准的胶片,判断出当前胶片是否存在胶水偏位这种缺陷。
如图2所示,实心部分为胶片的图案部分,虚线部分为胶水部分,其余为胶片的背景部分。对于正常的热转印胶片,胶水会均匀分布于图案的周围,对于缺陷的胶片,胶水会整体的偏向于一个方向,如图3所示。存在胶水偏位缺陷的胶片,某一个方向的胶水宽度会明显大于其他方向的胶水宽度,同时也大于正常胶片的任意方向的胶水宽度。
但这种人工检测方式存在着以下问题:
(1)工人长期在相同环境下重复劳动,通过眼睛观察待检测的胶片表面,其表面存在一定的反光,并且胶片尺寸较小存在的缺陷往往比较细微,使人身心容易疲劳,产生错检、漏检。
(2)由于人的主观性强,难以形成一致的检测标准。
(3)人易受外界环境与内心因素干扰,影响产品检测的合格率。
(4)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会大大增加企业的产品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准确度高、可重复、能避免工人因疲劳而产生错检、漏检情况、成本低、易统计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热转印胶片胶水偏位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热转印胶片胶水偏位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胶片宽度合格阈值;
S2:获取热转印胶片背光图;
S3:扣取图像中的胶片;
S4:图像聚类获取图片胶水层;
S5:计算胶水层最宽方向宽度;
S6:对比宽度并输出检测结果,将当前得到的胶片的胶水宽度与宽度合格阈值进行比较,若大于阈值,则评定为缺陷,否则评定为合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获取热转印胶片背光图时,热转印胶片放置于背光源上,可在视野范围内以任何角度与位置摆放。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扣取图像中胶片的具体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1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