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体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6678.1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3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熊芬;李庭宇;周日凯;付永安;孙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16 | 分类号: | H01S3/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爱迪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1 | 代理人: | 何婷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体及其制作方法,该晶体包括入射面以及出射面;晶体用于对从入射面射入晶体上的激光进行分光,以产生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其中,第一光线从出射面出射,第二光线从入射面出射。本发明的晶体无需增加分光膜即可实现对激光进行分光,且分光方法的稳定性良好,减小了光器件失效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晶体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全球云服务市场持续走高,受益于网络通讯和数据通讯需求,在电信市场和数据中心市场的双动力驱动下,光纤通信行业得到迅速发展,高速光模块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长。
实际应用中,光模块的光是由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器光功率的稳定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激光器本身的发热、环境温湿度、激光器的工作时长、阈值电流的变化、光模块的散热等,均会影响到激光器光功率的稳定输出,因此需要在光模块中引入带背光监控功能的光器件,实现激光器光功率的实时监控。
目前,带背光监控功能的光器件,大都采用镀分光膜的方法进行分光。但是随着温度及其他环境变化,光源的偏振特性会发生改变,分光膜的膜层对此比较敏感,因此采用分光膜进行分光的方式稳定性较差,且镀分光膜的膜层设计、膜料采购、镀膜工艺过程、膜层检验过程、膜层可靠性测试等流程,增加了光器件失效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体及其制作方法,其目的在于利用晶体的双折射效应以及晶体特定的结构对激光进行分光,由此解决采用分光膜进行分光的方式稳定性差,光器件容易失效的风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晶体,所述晶体1包括入射面10以及出射面13;所述晶体1用于对从所述入射面10射入所述晶体1上的激光进行分光,以产生第一光线15和第二光线16;其中,所述第一光线15从所述出射面13出射,所述第二光线16从所述入射面10出射。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晶体的制作方法,所述晶体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所述晶体的入射面;制作所述晶体的出射面,其中,所述晶体用于对从所述入射面射入所述晶体上的激光进行分光,以产生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所述第一光线从所述出射面出射,所述第二光线从所述入射面出射。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特定结构的晶体,激光通过晶体的入射面后会发生双折射生成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其中,第一光线从出射面出射,以作为前光;第二光线从入射面出射,以作为背光。本发明的晶体无需增加分光膜即可实现对激光进行分光,且分光方法的稳定性良好,同时减少了镀分光膜的膜层设计、膜料采购、镀膜工艺过程、膜层检验过程、膜层可靠性测试等流程,减小了光器件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晶体分光时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的传播轨迹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晶体分光时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的传播轨迹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晶体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66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