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7-3微米波段中红外镱铒镝三掺氟化铅激光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2133.3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3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沛雄;汪瑞;陈振强;朱思祁;尹浩;李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12 | 分类号: | C30B29/12;C30B11/00;H01S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2.7 微米 波段 红外 镱铒镝三掺 氟化 激光 晶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7‑3微米波段中红外镱铒镝三掺氟化铅激光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Er3+离子作为激活离子,Dy3+离子具有双重作用:(1)Dy3+离子作为Er3+离子的能级耦合离子,降低Er3+离子4I13/2的能级寿命;(2)Dy3+离子的6H11/2能级与Er3+离子4I13/2能级存在较小的能带间隙,因此实现从Er3+离子4I13/2能级传递到Dy3+离子6H11/2能级的能量传递,有利于Dy3+离子6H13/2→6H15/2能级跃迁,从而发出2.9微米波段的荧光。同时引入Yb3+离子解决Er3+离子和Dy3+离子在970nm处较低吸收效率的问题,提高晶体的吸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红外激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7-3微米波段中红外镱铒镝三掺氟化铅(PbF2)激光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红外激光器在大气监测、医学手术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可应用于高质量的泵浦源中,用于长波长脉冲激光器和光学参量振荡器。在众多发光离子中,Er3+离子和Dy3+离子是实现2.7-3微米超宽波段激光输出的有效离子。Er3+离子的4I11/2→4I13/2能级跃迁和Dy3+离子的6H13/2→6H15/2能级跃迁可以产生2.7-3μm波段的荧光,但是Er3+离子上能级4I11/2的荧光寿命远低于下能级4I13/2的荧光寿命,难以形成粒子数反转,需要引入退激活离子降低其下能级寿命;而Dy3+的6H13/2→6H15/2能级跃迁实现3微米条件比较苛刻,需要低温条件或引入其它离子敏化等手段来实现。研究发现,引入Dy3+离子可以作为激活离子Er3+离子的能级耦合离子,降低Er3+离子的4I13/2的能级寿命;另一方面,由于Er3+离子的4I13/2能级与Dy3+离子的6H11/2能级之间的能带间隙较小,因此可实现从Er3+离子4I13/2能级到Dy3+离子6H11/2能级的能量传递,利于Dy3+离子6H13/2→6H15/2能级跃迁,从而实现2.9微米波段的中红外发光,同时有利于晶体的中红外发光的光谱展宽,实现2.7-3微米宽带荧光输出。但是,目前尚没有高效的直接用于泵浦Er3+离子和Dy3+离子的LD光源,幸运的是,Yb3+离子的吸收带与一些成熟商用LD(如InGaAs或AlGaAs激光二极管)的发射波长相匹配,因此可以将Yb3+离子作为Er3+离子和Dy3+离子的敏化离子,提高晶体的泵浦吸收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2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