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联网技术的自动对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0364.0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9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勤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装置 弧面 新能源汽车 充电接头 对接装置 感应探头 自动对接 安装箱 车联网 充电设备 充电站 限位 伸出 建立信号 控制系统 信号传递 吊挂 埋设 充电 拦截 传递 配套 | ||
1.基于车联网技术的自动对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配套设置于新能源汽车底部的充电接头装置、埋设于充电站路面上的安装箱、设置于安装箱内部的弧面限位装置、设置于弧面限位装置上与充电接头装置相匹配的对接装置以及吊挂设置于安装箱上方感应探头并且感应探头与充电接头装置、安装箱、弧面限位装置以及对接装置均通过车联网控制系统建立信号连接,所述的充电接头装置与新能源汽车蓄电箱电连接、所述的对接装置与充电站的总电源电连接,感应探头用于识别驶入充电站的新能源汽车并且将信号由车联网控制系统传递至弧面限位装置,弧面限位装置用于接受感应探头传递的信号并且带动对接装置由安装箱内部伸出至路面上方并且伸出至路面上方的弧面限位装置用于对充电接头装置进行限位拦截,对接装置用于与限位后的充电接头装置进行自动对接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联网技术的自动对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接头装置包括用于与对接装置进行对接接通的输入部件、伸缩机构以及距离传感器部件,所述的输入部件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伸出状态与缩回状态,伸出状态为待充电的新能源汽车驶入充电站时输入部件由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竖直向下伸出、缩回状态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充满驶离时输入部件由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竖直向上回缩,所述的伸缩机构用于控制输入部件在伸出状态与缩回状态之间的相互切换,所述的距离传感器部件用于限定输入部件切换至伸出状态时与地面的高度;
所述的输入部件包括两端呈开口布置的固定筒体并且固定筒体的轴线方向竖直布置,所述的固定筒体与新能源汽车底盘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衔接板并且衔接板与固定筒体的下端开口相匹配,所述的固定筒体内同轴穿设有输入丝杆并且输入丝杆呈中空布置,输入丝杆内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分布并且用于电能输送至蓄电箱的输入电线,所述输入丝杆的底端端部位置同轴设置有分线套筒并且分线套筒绝缘布置,所述输入丝杆的外部同轴套设有绝缘压板并且绝缘压板与分线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分线套筒外圆面上同轴开设有呈环形布置的分线槽,所述的分线槽内设置有沿分线套筒径向延伸布置的输入触头并且输入触头设置成圆环形,所述的电源线输出端与蓄电箱电连接、输入端穿过分线套筒与位于分线槽内部的输入触头相连接;
所述距离传感器部件设置于输入部件的底部,所述的距离传感器部件包括同轴设置于分线套筒底部的安装台,所述的安装台中空布置并且安装台的内部竖直向下设置有延伸至安装台底部的距离传感器,所述的距离传感器设置有四个并且沿安装台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的距离传感器与车联网控制系统建立有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联网技术的自动对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箱包括呈开口向上布置的矩形箱体并且箱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所述箱体的开口处外边缘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矩形停靠台并且停靠台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所述的停靠台上设置有黄色引导标示线,新能源汽车停放于黄色引导标示线的中部位置为充电对接提供有利条件,所述箱体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箱盖并且箱盖与箱体可拆卸连接配合,所述箱盖上设置有用于弧面限位装置由箱体内部伸出的敞口,所述敞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封堵板并且封堵板位于箱盖的下端面,所述的封堵板上端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的滑槽设置有两个并且沿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箱盖的下端面设置有滑轨,所述的滑轨设置有两个并且沿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滑槽与滑轨相匹配并且沿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封堵板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敞开状态与封堵状态,所述的箱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屏蔽门在敞开状态与封堵状态之间自动切换屏蔽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勤,未经张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03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