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穿戴设备的多航迹显示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可穿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1598.2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1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名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00 | 分类号: | G01C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吴辉辉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迹显示 可穿戴设备 航迹 规划航迹 实时导航 比例尺 缩放 更新显示 完整显示 自动判断 应用 智能 退出 | ||
本发明涉及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穿戴设备的多航迹显示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可穿戴设备。该显示方法包括:步骤S1,实时导航开始时显示规划航迹;步骤S2,更新显示实时航迹;步骤S3,当所述实时航迹达到航迹显示边界时,进行比例尺缩放,以使得所述规划航迹和所述实时航迹均位于所述航迹显示边界内;步骤S4,如果实时导航结束进入步骤S5,否则回到步骤S2;步骤S5,退出实时导航。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进行多航迹显示时不需要用户进行手动操作,通过自动判断实时航迹是否达到航迹显示边界,并且在到达航迹显示边界时进行比例尺缩放,从而始终保持规划航迹和实时航迹均完整显示于航迹显示边界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穿戴设备的多航迹显示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用户在具备导航功能的终端(即导航终端)内输入目的地信息后,导航终端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出当前位置前往目的地的线路,则用户通过查看显示屏上的线路并据此调整线路,即可以顺利导航至目的地。
申请公布号CN104613959A,申请公布日2015年05月13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关于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导航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包括:获取导航方向信息;确定可穿戴设备的实时空间姿态:根据所述实时空间姿态,选取对应于所述导航方向信息的导航提示方式;按照选取的导航提示方式,执行相应的导航提示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可穿戴设备上执行导航提示操作,使得用户无需查看导航终端即可实现导航,从而尤其是在驾驶过程中,可以避免用户实现移动而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同时,通过确定可穿戴设备的实时空间姿态,使得用户在正常使用可穿戴设备的情况下,即可体验到准确的导航服务,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由于用户在导航终端上按照自己的规划出的规划航迹一旦传输至设备端就可以视为非变量。但是,可穿戴设备的实时空间姿态(即实际航迹)是随着用户实际行进路线动态变化的,因此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讲,用户的实时航迹是无法预测的。当在可穿戴设备上进行导航时,为了使得规划航迹和实时航迹都能够完整的显示,需要对导航显示的比例尺进行调整。现有技术中,该调整一般由用户手动触发完成。
当出现实际航迹和规划航迹偏离到不能同时在屏幕上进行显示的情况时,用户通过点击可穿戴设备的触控屏幕中的放大或缩小图标以缩放比例尺,从而手动将两种航迹同时显示在屏幕上时。由于用户并不能预知两种航迹之间偏离的数值,通常需要反复尝试,进行多次触发才能将两种航迹的部分同时显示在屏幕中。如果需要以最佳比例显示两种航迹的完整路径操作难度会更大。另外,可穿戴设备中手表一类产品触控显示屏的物理显示面积尺寸约在1.2”左右,分辨率约240x 240像素。用户在身体非静止状态下很难对触控屏幕进行较为细致或复杂操作,如果想要完成此类操作多数情况下需要用户暂时中断运动状态,在静止状态下完成操作,以提高触发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多航迹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实时导航开始时显示规划航迹;
步骤S2,更新显示实时航迹;
步骤S3,当所述实时航迹达到航迹显示边界时,进行比例尺缩放,以使得所述规划航迹和所述实时航迹均位于所述航迹显示边界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进行多航迹显示时不需要用户进行手动操作,通过自动判断实时航迹是否达到航迹显示边界,并且在到达航迹显示边界时进行比例尺缩放,从而始终保持规划航迹和实时航迹均完整显示于航迹显示边界内。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1,根据所述规划航迹计算使得所述规划航迹完整显示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航迹显示边界内的初始比例尺,并且将所述初始比例尺保存为当前比例尺;
步骤S1-2,按照所述当前比例尺显示所述规划航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15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