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隧道口通行车辆的降速提示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0525.1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8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苏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以捷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测速传感器 行驶 通行车辆 信号控制器 降速 测量 车速检测 动态调整 实时监测 速度确定 隧道入口 提示系统 提示装置 阵列连接 隧道口 告知 输出 监测 申请 应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隧道口通行车辆的降速提示系统和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第一车速检测仪,包括测速传感器阵列,设置于隧道内部,用于测量隧道内的通行车辆的行驶速度;信号控制器,与测速传感器阵列连接,用于接收测速传感器阵列中的测速传感器测量出的行驶速度,并根据接收到的行驶速度确定出允许进入隧道的限制速度;降速提示装置,与信号控制器连接,设置于隧道入口外,用于以文字和/或图形的方式向欲驶入隧道的车辆输出该限制速度。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内通行车辆的行驶速度,根据监测到的行驶速度来动态调整允许车辆进入隧道的限制速度并及时告知欲驶入隧道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隧道口通行车辆的降速提示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为了迎合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涌现了一批隧道,使得道路的结构也日趋复杂。通常,在隧道入口前方会设置限速提醒,一般设置的限制速度是固定的,要求车辆过隧道时需以不高于该限制速度的车速行驶。
在实践中发现,由于隧道内光线较差,即使在有照明灯的情况下,隧道内外的光线差异也比较大,对于长时间在隧道外行驶的驾驶者而言,在进入隧道的一段时间内视觉会有一定程度的受限。如果此时隧道内因车辆较多而缓行,或隧道内有事故发生,虽然驾驶者是以要求的限制速度驶入的隧道,也很可能因来不及刹车而撞上前方的车辆,从而酿成交通事故。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针对性的且更为智能有效的对待驶入隧道内的车辆进行降速提醒的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隧道口通行车辆的降速提示系统和方法,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内通行车辆的行驶速度,根据监测到的行驶速度来动态调整允许车辆进入隧道的限制速度并及时告知欲驶入隧道的车辆。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隧道口通行车辆的降速提示系统,包括:
第一车速检测仪,设置于隧道内部,用于测量隧道内的通行车辆的行驶速度;其中,所述第一车速检测仪包括由至少两个测速传感器构成的测速传感器阵列;
信号控制器,与所述测速传感器阵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测速传感器阵列中的测速传感器测量出的行驶速度,并根据接收到的行驶速度确定出允许进入隧道的限制速度;
降速提示装置,与所述信号控制器连接,设置于隧道入口外,用于以文字和/或图形的方式向欲驶入隧道的车辆输出所述限制速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信号控制器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测速传感器阵列中的测速传感器测量出的行驶速度,判断接收到的行驶速度是否小于预设速度,如果小于,则根据接收到的行驶速度确定出允许进入隧道的限制速度;如果大于或等于,则将所述预设速度确定为允许进入隧道的限制速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信号控制器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测速传感器阵列中的测速传感器测量出的行驶速度和该测速传感器的身份识别号,并根据该身份识别号获取该测速传感器的位置信息,利用该位置信息确定该测速传感器与隧道入口之间的水平距离,根据测量出的行驶速度和该水平距离确定出允许进入隧道的限制速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该应用于隧道口通行车辆的降速提示系统还包括第二车速检测仪和摄像装置,分别与所述信号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车速检测仪设置于隧道入口外,且与隧道入口的水平距离为L1,所述摄像装置设置于隧道入口外,且与隧道入口的水平距离为L2,其中,所述L1大于所述L2;
所述第二车速检测仪,用于测量隧道外欲驶入隧道的车辆的行驶速度;
所述信号控制器,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车速检测仪测量到的行驶速度是否大于所述限制速度,如果大于,向所述摄像装置发送第一控制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以捷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以捷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05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