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雷达的多目标流量统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0373.1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6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邓振淼;秦牧云;张贻雄;赖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镭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6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罗恒兰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航迹 流量统计 目标流量 多目标 目标跟踪算法 目标检测算法 回波信号 目标点迹 雷达 检测 发射雷达波 门限比较 门限判断 虚假目标 真实目标 数据帧 漏检 限时 虚警 去除 统计 采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雷达的多目标流量统计方法,其通过发射雷达波信号后,采集相应的回波信号,然后对回波信号进行目标检测算法检测出目标点迹,接着将包含目标点迹的数据帧进行目标跟踪算法处理,得到目标航迹和目标航迹方向,最后将得到的检测区间内的目标航迹长度与门限比较,当目标航迹长度大于门限时,才将其作为相应的目标流量。本发明首先通过目标检测算法去除虚假目标,获取真实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目标流量进行统计,目标流量的统计是通过目标跟踪算法后,在检测区间内对目标航迹的长度进行门限判断后得到的,减少了雷达虚警和漏检现象对流量统计产生的影响,提高多目标流量统计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流量统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雷达的多目标流量统计方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是公路交通智能化的世纪,人们采用的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先进的一体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车辆靠智能系统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其中车流量数据是智能交通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数据之一。在发达地区人口密度比较大,车辆人均拥有量较高,很容易造成城市交通塞车堵车现象。路口安装车流量检测系统,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了解各个路口的车辆通行情况,合理调整红绿灯时间和车辆流向,及时疏通交通,缓解堵车和塞车现象,并对城市道路建设提供详尽的数据。
现有的车流量检测技术中主要采用视频检测的CCD车流量监视系统;这一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像信号处理技术,可监视速度小于200公里/小时各类机动车辆的通过情况。但是在夜晚、暴雨、大雾和雾霾等视线不好的情况下,视频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无法精确检测出车流量。而在这些比较恶劣的环境下,道路如果比较拥堵,那么发生事故的概率就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雷达的多目标流量统计方法,其抗干扰能力强,目标流量统计的准确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雷达的多目标流量统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确定目标流量统计的检测区间,采用雷达在检测区间内发射雷达波信号,并采集回波信号;
步骤2、设定流量统计的检测时间T,并将目标流量总值、正向目标流量值、反向目标流量值初始化为0,同时将定时器计时T1初始化为0;
步骤3、对回波信号进行采样,并采用目标检测算法,对采样后的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获取检测区间内的目标点迹;
步骤4、采用目标跟踪算法,对包含目标点迹的数据帧进行处理,获取检测区间内的目标航迹和目标航迹方向;
步骤5、判断检测区间内的目标航迹长度是否超过门限,当目标航迹长度超过门限时,根据超过门限的目标航迹数量更新目标流量总值,根据超过门限的目标航迹的航迹方向更新正向目标流量值和反向目标流量值;
步骤6、判断定时器的计时T1是否达到设定的检测时间T,当T1<T时,跳转至步骤3,继续进行目标流量统计;当T1=T时,跳转至步骤2,进行下一检测时间的目标流量统计。
所述雷达为毫米波雷达。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通过发射雷达波信号后,采集相应的回波信号,然后对回波信号进行目标检测算法检测出目标点迹,接着将包含目标点迹的数据帧进行目标跟踪算法处理,得到目标航迹和目标航迹方向,最后将得到的检测区间内的目标航迹长度与门限比较,当目标航迹长度大于门限时,才将其作为相应的目标流量,并更新相应的流量值。本发明首先通过目标检测算法去除虚假目标,获取真实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目标流量进行统计,目标流量的统计是通过目标跟踪算法后,在检测区间内对目标航迹的长度进行门限判断后得到的,减少了雷达虚警和漏检现象对流量统计产生的影响,提高多目标流量统计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镭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镭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03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