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4037.6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4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徐靖博;吴鸿飞;孙芹;徐利保;李志念;程学明;孙宁宁;郭春晓;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9/12 | 分类号: | C07D409/12;A01N43/4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白雪 |
地址: | 11002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酰胺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酰胺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较高的杀菌活性,尤其是对多种作物上由卵菌纲、担子菌纲、子囊菌和半知菌类等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例如在较低剂量下对黄瓜霜霉病、黄瓜灰霉病、黄瓜炭疽病、黄瓜白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苹果轮纹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小麦锈病、小麦叶斑病、小麦白粉病、油菜菌核病、玉米小斑病等病害都有着很好的防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在农业及园艺领域中常年使用传统的杀菌剂而使有害真菌产生了严重的抗性,防治工作变得异常困难。另外,高毒农药的使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需要不断研发新的、作用机制独特的杀菌剂。
US5747518A中公开了杀菌化合物KC1(专利编号为化合物3.13)在200ppm浓度下对菜豆灰霉病和小麦褐色锈病的防效均大于或等于80%。
WO2005044008A2中公开了杀菌化合物KC2(专利编号为化合物14-495)在10ppm浓度下对眼斑病的抑制率大于或等于90%。
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13),23(8),2306-2312中公开了化合物KC3和KC4作为一种BRAFV600E酶抑制剂用于治疗癌症。
然而,如本发明提供的酰胺类化合物及其杀菌活性均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可用于农业和其它领域中的病菌防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其具有式I所示结构:
式I中:
R1选自氢、卤素、羟基、-NH2、-NHNH2、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3-C8环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OR7、-NR7R8、未取代或任意取代的芳基、或芳基取代的C1-C6烷基;其中R7和R8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3-C8环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未取代或任意取代的芳基、或芳基取代的C1-C6烷基,且R7和R8不同时为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4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艾拉普林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噻吩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