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密度导热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4254.7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7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安普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83/07 | 分类号: | C09J183/07;C09J11/08;C09J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科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0 | 代理人: | 李英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灌封胶 乙烯基硅油 重量份 制备 导热 铂金催化剂 含氢硅油 导热粉 灌封胶 抑制剂 粉料 质轻 | ||
本发明涉及灌封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密度导热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低密度导热灌封胶,包括A胶和B胶,A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基硅油75‑90份、导热粉份10‑25份、含氢硅油份3‑8份、粉料5‑10份、抑制剂份0.01‑0.03份;B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基硅油粉5‑10份、铂金催化剂0.05‑0.1份。本发明的低密度导热灌封胶同时具有导热、质轻的特性,密度为0.9‑1.3g/cm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封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密度导热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具有交联时无副产物放出、线收缩率小、交联密度与硫 化速度易控制以及优异的耐高低温、耐候性、电绝缘性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用 于电子电器的灌封等领域。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电子元器件、大型集成路板、 LED等高科技技术更趋于密集化和小型化,对轻质、高导热和高弹性等性能 的要求越来越为苛刻。因此,新型导热灌封胶的需求也逐年增加。
近年来,由于具有无污染、噪声低、能源效率高、多样化、结构简单、维 修方便等优点,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新趋势。特别是, 我国电动汽车经过十年一剑的历程,已初步从研究开发的阶段进入了产业化的 阶段。其中,电池的灌封是新能源汽车应用中的关键难点和重要关键技术。众 所周知,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排放,实现汽车燃烧效率的 提高。汽车的自重每减少10%,燃油的消耗可降低6%~8%。可见,汽车减重 可以降低能耗、提高车速、改善安全、减少污染。因此,电动汽车的电池灌封不仅需要实现抗震、散热等功能特性,也对重量和环保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了一些有机硅电子灌封胶的相关制备技术。例 如,中国专利CN101735619A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导热有机硅电子灌封胶及 其制备方法,CN102942895A公开了一种导热电子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12529A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导热电子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这三种专 利都集中在提高有机硅电子灌封胶的导热、阻燃性能。然而,随着大量导热 和阻燃等功能填料的使用,虽然可以很好地实现汽车电池的阻燃和散热功能,但是电动汽车的电池重量有大幅增加,这显著限制了其在电动汽车中广泛应用。
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没有一种专门针对降低密度的导热灌封胶产品。因 此,开发一种具有低密度导的热灌封胶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密度导热灌封胶,同时具有导热、质轻的特性,密度为0.9-1.3g/cm3。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密度导热灌封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范围推广。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密度导热灌封胶,包括A胶和B胶, A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基硅油75-90份、导热粉份10-25份、含氢硅油份3-8份、粉料5-10份、抑制剂份0.01-0.03份;B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基硅油粉5-10份、铂金催化剂0.05-0.1份。
优选的,所述A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基硅油75-82份、导热粉份10-18份、含氢硅油份3-6份、粉料5-8份、抑制剂份0.01-0.02份;B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基硅油粉5-8份、铂金催化剂0.05-0.08份。
优选的,所述A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基硅油82-90份、导热粉份18-25份、含氢硅油份6-8份、粉料8-10份、抑制剂份0.02-0.03份;B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基硅油粉8-10份、铂金催化剂0.08-0.1份。
最为优选的,所述A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基硅油82份、导热粉份18份、含氢硅油份6份、粉料8份、抑制剂份0.02份;B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基硅油粉8份、铂金催化剂0.0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安普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安普瑞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42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高温快速固化高导电性有机硅胶粘接剂
- 下一篇:一种裱糊浆的制作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