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鸭瘟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68007.6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5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锐;胡美容;齐冬梅;郑铁锁;李嘉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245 | 分类号: | A61K39/245;A61K9/19;A61K47/42;A61K47/26;A61K47/18;A61P31/22;C12N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5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鸭瘟活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鸭瘟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品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作为鸭瘟病毒宿主生产鸭瘟病毒液,再向制得的病毒液中加入耐热保护剂制备成鸭瘟病毒活疫苗。本发明采用DF‑1来培养鸭瘟病毒,避免了CEF细胞培养病毒存在外源病毒污染的安全隐患,由于DF‑1细胞随用随取,省时省力,极大地降低了鸭瘟病毒培养过程中的生产成本,制得的鸭瘟活疫苗安全性好、免疫效力高、对鸭瘟的强毒攻击具有完全的免疫保护作用,疫苗中添加了改良耐热保护剂,使得鸭瘟活疫苗可在2‑8℃保存24个月,病毒含量和效价不降低,从而降低了保存要求,便于鸭瘟活疫苗的储存和运输,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鸭瘟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鸭瘟(Duck Plague,DP),是由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引起的鸭、鹅及多种雁目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DPV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养鸭业的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免疫接种鸭瘟病毒疫苗是防制鸭瘟的有效措施之一,生产鸭瘟病毒疫苗需要培养大量的鸭瘟病毒液。我国目前繁殖鸭瘟病毒所用的细胞为鸡胚成纤维原代细胞(CEF)。虽然国家已规定所使用的鸡胚必须来源于SPF鸡群,但是由于检测的滞后性及饲养环境的复杂性,使得生产鸭瘟用CEF细胞存在外源病毒污染的安全隐患;另外,生产时要用大量鸡胚,劳动强度大,同时也加大了CEF细胞被污染的可能性。目前已有报道表明鸡肝癌细胞系可作为鸭瘟病毒的宿主细胞,但是鸡肝癌细胞极不易培养,增加了鸭瘟病毒培养的生产成本。
DF-1细胞是一种可传代的鸡成纤维细胞系,来源于ELL鸡胚胎,该细胞在形态上呈纤维状。DF-1细胞系是一种稳定的、无肿瘤基因、自发无限增殖的细胞系。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传染性法式囊病毒、鸡马立克氏病毒、新城疫病毒均能在DF-1细胞上生长良好,但是没有DF-1细胞系培养鸭瘟病毒方法的报道。
现有技术中鸭瘟活疫苗的保存方法是-15℃以下保存24个月,该疫苗从生产、检验到出厂,再从经销商到用户至少需经2个月的时间,此间一旦储存温度超过-15℃这个“冷链”,就会造成疫苗中活病毒含量下降,影响疫苗的使用效果,甚至造成免疫失败。同时这种保存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存成本,不利用运输和储存。若能提供一种保存条件温和的鸭瘟活疫苗,则有利于降低疫苗的保存成本,减少因保存条件改变所带来的疫苗品质的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无外源病毒污染、操作简便、成本低、保存条件温和的鸭瘟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鸭瘟活疫苗中的鸭瘟病毒是以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为宿主培养得到的。
所述鸭瘟活疫苗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超剂量鸭瘟病毒液接种DF-1细胞;
(2)接毒后5-10日收获含病毒的细胞液,反复冻融后按照步骤(1)再次接种DF-1细胞,如此盲传多代,至接种鸭瘟病毒后120小时内CPE达75%以上时收获病毒液;
(3)收获的病毒液冻融后按照与DF-1细胞液0.5%-5%的体积比接种于DF-1细胞,培养,收获鸭瘟病毒液,鸭瘟病毒液中病毒含量不低于107.0TCID50/ml;
(4)病毒液中加入耐热保护剂,冻干制得鸭瘟病毒活疫苗。
步骤(1)所述超剂量为不低于106.5TCID50/ml的病毒液按照与DF-1细胞液体积比的3%-12%接种量。
步骤(1)所述DF-1细胞液中添加9-11日龄的SPF鸡胚尿囊液。
步骤(1)所述DF-1细胞液中添加体积比3%-8%的9-11日龄的SPF鸡胚尿囊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8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