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度导电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7574.1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6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冯拉俊;王芳芳;马会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5/24 | 分类号: | C09D5/24;C09D163/00;C09D175/04;C09D201/00;C09D5/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曾庆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度 导电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导电涂层,包括高聚物基料、碳材料和固化剂,碳材料为碳黑或碳纳米管,高聚物基料为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或聚氨酯。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制备碳材料底层,并对基体表面进行喷砂预处,之后将碳材料底层涂刷在基体表面;待基体表面的成膜物质10%~30%固化时,依次将碳材料中层和上层涂刷在基体表面,最后,将涂层进行沉降固化,即可。该方法保证了导电粒子在涂层中均匀分散,使涂层不产生蜂窝或气孔,涂层的粘结强度高,且在导电介质含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导电,提高了基体的防腐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梯度导电涂层,还涉及该导电涂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设备表面涂覆导电涂层,可以防止设备腐蚀,还可防止由静电产生火花引起的着火,由于导电涂层必须具有防腐功能,一般来说,涂层越厚耐腐蚀性越好,因此,在金属表面涂覆防腐涂层时一般涂刷2-3遍,以保证涂层的厚度。但导电涂层不同于一般的有机涂料,它主要是以具有防腐作用的非金属高聚物作为成膜物质,金属粒子或碳物质作为导电介质填充在高聚物中,在高聚物凝固以后,形成含有导电粒子的高聚物涂层,达到导电防腐的效果。这些导电的金属粒子或碳物质大多数为Cu粉末、Ag粉末、碳黑、碳纤维和碳纳米管,由于金属粒子的比重较大,当其与有机的高聚物混合后,容易产生沉淀,特别是在涂刷施工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容易沉淀在涂层的底部,沉淀在底部后使涂层与基体的粘接强度降低,涂层容易起皮、脱落;除此之外,导电的金属粒子沉积在涂层的底部,涂层表面不含或含有很少的导电粒子,使涂层的导电性很难达到标准要求。使用碳纤维作为导电介质,碳纤维容易露在涂层外边,形成毛刺,使涂层表面不光滑。鉴于以上实际问题,大多数石油化工防腐导电涂料使用的导电介质为碳黑或碳纳米管,碳黑或碳纳米管直径较小、比重轻,在涂料中的添加较小量就能达到导电要求,同时,由于碳黑和碳纳米管为碳材料,它对一般的腐蚀性介质都具有防腐作用。但是,碳黑或碳纳米管由于粒径小、表面能高、很容易团聚,团聚后的碳黑或碳纳米管质量增大,在涂料施工时也会产生沉淀,沉淀后使涂层底部导电粒子增多,表面的导电粒子减少,达不到导电要求,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则需要添加较多的碳黑或碳纳米管导电粒子,而当导电碳黑或碳纳米管添加过量后,一方面使有机高聚物粘度增大,不便施工;另一方面团聚物增加,使涂层产生蜂窝或气孔,影响涂层的防腐效果,特别对于较厚的防腐涂层,涂层底部产生蜂窝状更明显,导致涂层发脆和粘结力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梯度导电涂层,解决了现有导电涂层中导电粒子分散不均匀、粘结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梯度导电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梯度导电涂层,包括高聚物基料、碳材料和固化剂;碳材料为碳黑或碳纳米管;高聚物基料为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或聚氨酯。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梯度导电涂层的制备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制备碳材料底层:将质量比为1:0.1~0.15:0.005~0.006的高聚物基料、稀释剂和碳材料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固化剂,搅拌3min~5min,得到碳材料底层;
步骤2,对基体表面进行喷砂预处理;
步骤3,将经步骤1后得到的碳材料底层涂刷在步骤2中预处理后的基体表面;
步骤4,制备碳材料中层:将质量比为1:0.1~0.15:0.008~0.009的高聚物基料、稀释剂和碳材料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固化剂,搅拌3min~5min,得到碳材料中层;
步骤5,当步骤3中基体表面的成膜物质10%~30%固化时,将步骤4中得到的碳材料中层涂刷在步骤3中的基体表面;
步骤6,制备碳材料上层:将质量比为1:0.1~0.15:0.009的高聚物基料、稀释剂和碳材料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固化剂,搅拌3min~5min,得到碳材料上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75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