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自动充电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33148.4 | 申请日: | 2018-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3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志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形金属条 支承板 自动充电 充电接口 缓冲构件 支承部件 金属条 缓冲垫 支撑架 汽车 触电事故 叠加组合 手动充电 蛇形 壳体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自动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接口、支承板、支撑架、壳体、支承部件;支承板设置于支撑架上;充电接口设置于支承板上;充电接口包括U字形金属条和直线形金属条,U字形金属条的两端分别与两直线形金属条连接,至少两U字形金属条将平行排列的至少三直线形金属条连接而形成为蛇形,直线形金属条由至少两支承部件支撑;支承部件固定在支承板上;汽车自动充电设备还包括至少两缓冲构件,缓冲构件设置于支承板与直线形金属条之间;缓冲构件包括第一、第二缓冲垫,第一、第二缓冲垫叠加组合为一体。本发明能实现汽车自动充电,避免因手动充电而出现触电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自动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一般具有充电插头,该充电插头通过导线与充电装置的主体连接。
为了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需要通过手动操作的方式将充电插头插入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中。
上述技术方案比较麻烦,而且不安全,一旦人们误触充电插头,将会导致生命安全危险。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自动充电设备,其能实现汽车自动充电,避免因手动充电而出现触电事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自动充电设备,所述汽车自动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接口、支承板、支撑架、壳体、支承部件;所述支承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充电接口设置于所述支承板上;所述充电接口包括U字形金属条和直线形金属条,所述U字形金属条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直线形金属条连接,至少两所述U字形金属条将平行排列的至少三所述直线形金属条连接而形成为蛇形,所述直线形金属条所对应的直线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直线形金属条由至少两所述支承部件支撑;所述支承部件远离所述直线形金属条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支承板上;所述汽车自动充电设备还包括至少两缓冲构件,所述缓冲构件设置于所述支承板与所述直线形金属条之间;所述缓冲构件包括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和所述第二缓冲垫叠加组合为一体;所述第一缓冲垫的第一表面为卡设面,所述第一缓冲垫的第二表面为球形凸起面或球形凹陷面,所述第二缓冲垫的第三表面为球形凹陷面或球形凸起面,所述第二缓冲垫的第四表面为平坦面,所述第三表面的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二表面的曲率半径相同。
在上述汽车自动充电设备中,所述第一缓冲垫的材料和所述第二缓冲垫的材料为聚苯硫醚树脂、聚酰亚胺、聚醚醚酮树脂、尼龙中的任意一者。
在上述汽车自动充电设备中,所述第二缓冲垫与所述第一缓冲垫的外径尺寸相同。
在上述汽车自动充电设备中,所述第二缓冲垫的第四表面与所述支承板接触,所述第一缓冲垫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直线形金属条相接触。
在上述汽车自动充电设备中,所述卡设面上设置有卡设部。
在上述汽车自动充电设备中,所述卡设部与所述直线形金属条相卡设。
在上述汽车自动充电设备中,所述第一缓冲垫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缓冲垫的所述第三表面相嵌套。
在上述汽车自动充电设备中,所述第一缓冲垫用于绕其中心轴相对所述第二缓冲垫旋转,以使所述卡设部的位置与所述直线形金属条的位置相适配。
在上述汽车自动充电设备中,所述第二表面的球形凸起面的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三表面的球形凹陷面的曲率半径相同。
在上述汽车自动充电设备中,所述第二表面的球形凹陷面的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三表面的球形凸起面的曲率半径相同。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实现汽车自动充电,避免因手动充电而出现触电事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志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志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3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