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2891.8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6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丁明洁;崔玉红;周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金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22 | 分类号: | A23L33/22;A23L11/00;A23L5/49;A23P30/00;B01F27/90;B01D29/94;B01D29/96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狄干强 |
地址: | 467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豆渣 生产 大豆 膳食 纤维 系统 | ||
一种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的系统,豆渣先在化渣调酸罐内用水溶解,并用酸调节其pH值后过滤,再将豆渣送入豆渣蒸煮罐内进行蒸煮操作,蒸煮后送入一离心分离机内分离出清液和离心渣,再将离心渣送入脱色醇洗罐内脱色、脱味,之后经压滤机压滤得到的滤渣依次经烘干机的烘干和粉磨机的磨粉后制成粉末,最后将粉末筛分即可获得大豆膳食纤维粉。本发明将化渣调酸罐、豆渣蒸煮罐、脱色醇洗罐以及离心分离机、压滤机、烘干机和粉磨机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的完整系统,脱色醇洗罐是将氧化脱色工序和醇洗工序合并,在实现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的同时,能够减少车间的用地,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化工领域中大豆纤维粉的生产,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的系统。
背景技术
大豆膳食纤维主要是指大豆中那些不能为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高分子糖类的总称。主要包括纤维素、果胶质、木聚糖、甘露糖等,膳食纤维尽管不能为人体提供任何的营养成分,但可安全地调节人体的血糖水平,预防便秘,增加饱腹感。同时具有预防肥胖、促进双歧杆菌及需氧菌的增殖、增强巨噬细胞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的生理功能,因此,医学界及营养学界公认膳食纤维是“第七大营养素”。此外,大豆膳食纤维还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食用安全方便等特点,是膳食纤维中的佼佼者。
大豆油是大豆的一种主要产品,将大豆压榨获取大豆油之后剩余的副产物豆渣,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动物饲料的一部分进行使用的,这不仅造成了大豆产品附加值的降低,而且浪费了大豆很大一部分的营养物质。经研究表明,豆渣含蛋白质20%、碳水化合物53.3%、脂肪3.3%,此外还含有钙、铁等矿物质,因此,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存在着天然的基础。
现有技术中,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其主要步骤如下:湿豆渣-调酸-热水浸泡-中和-氧化脱色-脱水干燥-粉碎-过筛-豆渣粉-挤压-冷却-粉碎-功能活化和超微粉碎。目前该生产方法已经在实验室获得了成功,但是并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的系统,该系统通过将化渣调酸罐、豆渣蒸煮罐、脱色醇洗罐以及离心分离机、压滤机、烘干机和粉磨机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的完整系统,而且,其中的脱色醇洗罐是将氧化脱色工序和醇洗工序有机的组合成一道工序,在实现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的同时,能够减少车间的用地,同时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豆渣生产大豆膳食纤维的系统,包括化渣调酸罐、豆渣蒸煮罐和脱色醇洗罐,其中,豆渣先在化渣调酸罐内用水溶解,并用酸调节其pH值后过滤,再将豆渣送入豆渣蒸煮罐内进行蒸煮操作,蒸煮后送入一离心分离机内分离出清液和离心渣,再将离心渣送入脱色醇洗罐内脱色、脱味,之后经压滤机压滤得到的滤渣依次经烘干机的烘干和粉磨机的磨粉后制成粉末,最后将粉末筛分即可获得大豆膳食纤维粉,所述脱色醇洗罐封闭的壳体,且在壳体内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氧化脱色罐和醇洗罐,其中,氧化脱色罐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豆渣进料斗、氧化剂注入管、注水管和压缩空气注入管,在氧化脱色罐的底部设置有带控制阀板的排料口;
所述氧化脱色罐的侧壁为外侧壁和内侧壁形成的中空夹层结构,且在两者的夹层内设置有气囊,该气囊通过压缩空气注入管向其内充入压缩空气,之后通过若干个充气管组件向氧化脱色罐的内部鼓入压缩空气进行冷却;在内侧壁的内表面上分布有用于对氧化脱色罐内豆渣和水进行加热的电加热丝;
所述醇洗罐的顶部具有进料口,且该进料口位于氧化脱色罐的排料口正下方,在醇洗罐的上部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乙醇注入管和乙醇抽出管,这两根管道分别与两个乙醇泵连接,分别用于向醇洗罐内注入乙醇和抽出乙醇,在醇洗罐的底部设置有带控制阀板的排渣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金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平顶山金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28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