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无人车路径跟踪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2636.5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8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幽彤;王智超;时天宇;邹翀昊;张艳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车 路径跟踪算法 路径跟踪 时间序列 队形变换 计算方式 期望路径 时刻状态 数学模型 误差放大 行驶过程 算法 车队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车路径跟踪算法,应用于无人车队行驶过程中,队形变换时的路径跟踪,所述方法包括:车辆与期望路径相对状态的判断模型;基于时间序列的车辆速度及横标角速度修正值计算的数学模型;对车辆下一时刻状态的计算方式。通过采用此算法,可以使无人车进行路径跟踪时降低对车本身的硬件必要度,拓宽实用性,避免误差放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径跟踪算法,尤其涉及一种在已知车辆变道时的最优路径方程后,对此最优路径实施跟踪的计算方法。
技术背景:
本路径跟踪算法采用时间序列修正的原理,可在较少输入量情况下实现路径跟随,硬件要求低,因此具有较高的适应性,适用范围广。随着交通进步,新能源无人车技术势必成为未来交通发展趋势。而在一些特殊环境中,需要对无人车队进行队形变换,变换过程中就需要从车换道。从车换道过程中,会规划出一条最佳轨迹,但由于控制误差等因素,汽车很难完全沿着轨迹路线行驶,总是会出现较多偏差。在时间序列上,车辆的状态,包括速度和横摆角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均可以在离散时间序列下视为一定值,基于此原理,本发明设计了误差修正方法,以确保无人车能保持较好的路径跟踪。
检索到中国发明专利第CN201710481831.9号,2017年08月11 号公开(下称对比文件1),揭示了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路径跟踪方法,其采用厘米级高精度卫星差分定位,在路径中判定转向点,遇转向点则采用转向路径跟踪法行驶,否则采用直径路径跟踪法行驶。中国发明专利第CN201710379676.X号,2017年9月12日公开(下称对比文件2),揭示了一种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通过两个预瞄点和航向确定横向误差,从而实现路径跟踪控制的方法。
利用这种路径跟踪策略时,其对于车辆的硬件要求高,容错性差,经济适用性低,路径拟合度不好;采用这种方法,涉及到的测试量多,易出现误差积累,经济适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车在变道过程中的路径跟踪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路径跟踪方法原理复杂,计算量大,且难以保持车与车之间形式稳定性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步骤如说明书附图1,执行如下:
S1、获取已知的变道最佳切换路径方程以及当前车辆的位置坐标,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以A,B,C作为车辆的出发位置,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
S2、从最佳路径的时间参数方程中计算期望速度大小及方向。
S3、对比同一时刻车辆相对于路径的位置及速度差、方向夹角;判断差值是否超过预定阈值,若没有超过,则保持当前状态;若超过,则转S4。
S4、根据夹角及速度差的正负值,计算得到一修正值,将此修正值叠加在当前状态作为下一时刻的初始状态,即对每一时刻的状态不断地做修正,以接近或达到预期状态。
其中,S1的具体步骤如下:
S11、以车辆起始点的质心为原点,速度方向为y轴建立第一坐标系xoy。
S12、以车辆路径跟踪过程中的质心为原点,速度方向为y′轴建立动态坐标系x′o′y′,标记为第二坐标系。
S13、外部输入期望路径曲线方程为:
Rideal(ti)=(xideal(ti),yideal(ti)) (1)
其中,Rideal(ti)表示车辆理想路径曲线,xideal(ti),yideal(ti)分别表示其对于第一坐标系的坐标值。而汽车当前的速度及横摆角速度则有车载传感器反馈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2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动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引导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