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组件及具有该车轮组件的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0766.9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0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喜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喜洲 |
主分类号: | B60K25/08 | 分类号: | B60K25/08;B60B19/00;F03G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叶剑 |
地址: | 516008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组件 动力输出轴 转子 轮毂 轮胎 摩擦阻力 同轴设置 充气腔 容纳腔 套筒 空转 汽车 缓冲单元 能源消耗 驱动装置 续驶里程 固定架 通油孔 液压油 车内 填充 叶片 邻近 缓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组件及具有该车轮组件的汽车。上述的车轮组件用于分别与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和固定架连接,车轮组件包括轮胎、轮毂、定子、与定子同轴设置且相对转动的转子、叶片以及多个缓冲单元;轮毂包裹于轮胎上且两者之间形成有充气腔,轮毂邻近轮胎的周缘设有多个套筒,且多个套筒均位于充气腔内,每一套筒开设有相连通的容纳腔和第一通油孔,容纳腔用于填充液压油,轮毂用于与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子用于空转于动力输出轴上;由于转子与定子同轴设置且相对转动,即转子与动力输出轴之间相对转动的摩擦阻力相对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阻力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一定程度地缓解了车内的能源消耗,延长了汽车的续驶里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轮组件及具有该车轮组件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根据其动力转化的能源分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及电动汽车等类型。无论哪种类型的汽车,其储存的用于转化为动力的能源都有限,需要周期性地进行补给;此外,汽车储存的能源不仅用于提供动力,还用于提供其照明或车内空调制冷或外放等,然而其动力输出之后没有再回收利用,使车内的能源消耗较快,导致汽车的续驶里程较短。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汽车的续驶里程较短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轮组件及具有该车轮组件的汽车。
一种车轮组件,用于分别与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和固定架连接,所述车轮组件包括轮胎、轮毂、定子和与所述定子同轴设置且相对转动的转子;所述轮毂包裹于所述轮胎上且两者之间形成有充气腔,所述轮毂邻近所述轮胎的周缘设有多个套筒,且多个所述套筒均位于所述充气腔内,每一所述套筒开设有相连通的容纳腔和第一通油孔,所述容纳腔用于填充液压油,所述轮毂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定子用于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转子用于空转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上,所述车轮组件还包括:
叶片,所述叶片包括套环和多个叶片单元,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转子上,所述套环与所述轮毂密闭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有液流腔,所述液流腔分别与多个所述套筒的第一通油孔连通;多个所述叶片单元设置于所述套环的周缘,且均位于所述液流腔内,每一所述叶片单元与所述液流腔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多个缓冲单元,各所述缓冲单元与各所述套筒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缓冲单元包括膜片、活塞及弹性件,每一所述缓冲单元的膜片封堵于相应的套筒的容纳腔内,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膜片上,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相对于所述套筒运动,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和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抵接;所述轮胎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弹性凸台,每一所述弹性凸台与每一所述缓冲单元的膜片的背离所述活塞的一侧抵接;其中,当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相对转动时,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的其中之一输出电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毂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油孔,多个所述第二通油孔均与所述液流腔连通,且每一所述第二通油孔与每一所述套筒的第一通油孔连通,使得所述液流腔分别与多个所述套筒的第一通油孔连通;在轮毂上直接开设与第一通油孔连通的第二通油孔,使轮胎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且紧凑,也使液压油从第一通油孔流至液流腔的流程较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抵持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活塞本体和所述抵持部连接,且所述活塞本体和所述抵持部均位于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所述活塞本体位于相应的套筒的容纳腔内,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抵持部上,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膜片上,使活塞于容纳腔内相对于套筒运动且与弹性件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上开设有抵持槽,所述弹性件部分位于所述抵持槽内并与所述抵持部抵接,使弹性件不易从抵持部滑脱,从而使弹性件更好地抵接于抵持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弹性凸台包括弹性胶囊和抵接头,所述弹性胶囊连接于所述轮胎的内壁上,所述抵接头与所述弹性胶囊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套筒与所述轮毂一体成型,使轮毂的结构更加紧凑、制造周期较短且制造难度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喜洲,未经孙喜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07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取力器总成
- 下一篇:驾驶员疲劳警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