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压杀菌沙棘原浆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7136.8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3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盛文军;冯丽丹;张波;蒋玉梅;毕阳;韩舜愈;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2/70;A23L2/60;A23L2/52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曹向东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服液 超高压杀菌 沙棘 原浆 制备 沙棘浆 复配 均质 甜味剂 预处理 营养保健功能 浓缩苹果汁 食品安全性 沙棘浆果 保留率 大颗粒 多酚 分装 脱除 脱油 稀释 原果 榨汁 杀菌 过滤 新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压杀菌沙棘原浆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1)沙棘原浆制备和杀菌:预处理采收到的沙棘浆果,依次对其进行榨汁、过滤、脱油、均质、超高压杀菌;(2)口服液初配:对沙棘原浆进行稀释、离心脱除大颗粒沉淀物,按特定比例向沙棘浆中加入甜味剂并调整沙棘浆的pH值;(3)口服液复配:按特定比例向初配后的口服液中加入浓缩苹果汁;(4)制成成品:对复配后的口服液进行稳定性调整、均质、超高压杀菌、分装即可。本发明采用了超高压杀菌技术,所得产品中的多酚保留率要比现有产品高出一倍多,色泽更接近于沙棘原果的颜色,口感也更为新鲜,稳定性更均匀,更能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性以及营养保健功能的更高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棘原浆口服液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压杀菌沙棘原浆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研究表明,沙棘浆果内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多种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磷脂类化合物和甾醇类化合物。其中维生素C含量高于任何一类目前人类常食用水果中的含量,维生素E与维生素Β2以及类胡萝卜素,也远高于同类植物。沙棘中还含有12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其中以钙、铁、锌、钾、硒的含量较高。沙棘籽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0%以上,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存在,使得沙棘加工具有极高的食品和医药保健市场前景。
中国沙棘种植面积近3500万亩,居世界首位。国内有几家企业生产沙棘原浆及口服液,其生产过程中采用高温加热杀菌,但是这样生产方式具有以下缺点:(1)经过热力杀菌的沙棘原浆除了原有的酸涩味还增加了“杀熟”味儿,也就是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生成了更多的醛类和酮类物质,使得气味变差,这就需要大量的甜味剂、稳定剂、增稠剂等人工化学添加剂作为矫正剂来进行矫正,而大量矫味剂的使用降低了食品的绿色安全性;(2)沙棘原浆色泽褐变严重,需要添加落日黄色素来调整色泽,既增加了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食品的绿色安全性;(3)高温杀菌对沙棘热敏性活性成份破坏严重,以沙棘浆果原料的多酚物质(以没食子酸计)为参照,多酚保留率仅为38%左右,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提高沙棘原浆口服液营养价值和绿色安全性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高压杀菌沙棘原浆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以提高沙棘原浆口服液的营养价值和绿色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超高压杀菌沙棘原浆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沙棘原浆制备和杀菌:预处理采收到的沙棘浆果,然后依次对其进行榨汁、过滤、脱油、均质、超高压杀菌;
(2)口服液初配:对超高压杀菌后的沙棘原浆进行稀释、离心脱除大颗粒沉淀物、酸糖比调整、pH值调整、均质;目标酸糖比范围为1:8~1:12,目标pH值范围为3.6~3.8;
(3)口服液复配:按照沙棘浆:浓缩苹果汁=5:0.8~1.2的体积比,向初配后的口服液中加入浓缩苹果汁并充分搅拌均匀;
(4)制成成品:对复配后的口服液进行稳定性调整、均质、超高压杀菌、分装即可得到沙棘原浆口服液;
其中,杀菌条件为:杀菌压力400MPa~600MPa,进样温度20~25℃,杀菌时间15~25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预处理采收到的沙棘浆果包括:将带枝沙棘浆果贮存于-8~-10℃的冻库,之后进行直线振动筛振动脱粒、复温回软;其中,贮存时间不超过48h,复温回软料槽温度不要超过5℃。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使用碟式离心机对沙棘浆果进行脱油,最高转速不超过5000r/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1)、(2)和(4)中均质条件均为:均质压力28~32Mpa,均质时间4~6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7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