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合作目标组合体航天器的数据驱动姿态控制器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8145.2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4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彬;李冬旭;姜怀远;段广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5D1/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作 目标 组合 航天器 数据 驱动 姿态 控制器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非合作目标组合体航天器的数据驱动姿态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合作目标组合体航天器的数据驱动姿态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非合作目标组合体航天器姿态控制的姿态运动学方程与姿态动力学方程的具体过程为:
(1)坐标系定义:
定义地心赤道惯性坐标系为OXiYiZi,其中坐标系的原点设在地心O处,OXi轴在赤道平面内指向春分点,OZi垂直于赤道平面指向地球北极,OYi与OXi和OZi两轴构成右手垂直坐标系;
轨道坐标系为O′XoYoZo,坐标原点位于航天器的质心,O′Xo处于轨道平面,垂直于O′Zo轴并且指向航天器速度方向,O′Zo指向地心,O′Yo与轨道平面相互垂直,且同O′Xo与O′Zo组成右手坐标系;
卫星本体坐标系为O′XbYbZb,其坐标原点位于航天器的质心,O′Xb、O′Yb、O′Zb分别为航天器的惯量主轴;
(2)建立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的姿态运动学与姿态动力学模型;
四元数姿态矩阵:
姿态运动学方程:
其中,所述q是四元数q=[q1 q2 q3 q4]T,q1、q2、q3、q4为四元数的四个分量,e=[ex ey ez]T是欧拉轴,四元数向量部分qv=[q1 q2 q3]T,E3表示3阶单位矩阵,ex,ey和ez分别表示欧拉轴e在参考坐标系下的x轴、y轴和z轴的余弦,Φ是欧拉转角,q×是叉积运算,表示为:
设卫星本体坐标系O′XbYbZb相对于轨道坐标系O′XoYoZo在X轴,cx、cy和cz分别表示姿态矩阵C在O′Xo、O′Yo和O′Zo方向的分量;
ωr=[ωrx ωry ωrz]T是卫星本体坐标系O′XbYbZb相对于轨道坐标系O′XoYoZo的相对角速度,ωrx,ωry和ωrz分别表示角速度ωr在O′Xo、O′Yo和O′Zo方向的分量;
姿态动力学方程:
I=diag{Ix Iy Iz}是航天器的转动惯量,Ix、Iy和Iz是转动惯量在O′Xb、O′Yb和O′Zb方向的分量,ω=[ωx ωy ωz]T是卫星本体坐标系O′XbYbZb相对地心赤道惯性坐标系OXiYiZi的角速度,ωx,ωy和ωz分别表示角速度ω在OXi、OYi和OZi的分量,向量ωr和ω满足:
ωr=ω+ω0cy (3)
表示卫星绕地球旋转的角速度,μ=3.986×1014m3/s2是地球引力常数,r是卫星环绕轨道的半长轴;Tc=[Tcx Tcy Tcz]T是航天器的控制力矩,Tcx,Tcy和Tcz分别表示控制力矩在O′Xb、O′Yb和O′Zb方向的分量;向量Tg是航天器的重力梯度力矩:
其中Tgx,Tgy和Tgz分别表示重力梯度力矩在O′Xb、O′Yb和O′Zb方向的分量;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建立的非合作目标组合体航天器姿态控制的姿态运动学方程与姿态动力学方程得到线性化姿态方程的具体过程为:
在平衡点q*=[0 0 0 1]T和ω*=[0 -ω0 0]T处线性化姿态运动学方程(1)与姿态动力学方程(2)得到:
其中为q1的一阶导数,为q2的一阶导数,为q3的一阶导数,ω0表示卫星绕地球旋转的角速度,为ωrx的一阶导数,为ωry的一阶导数,为ωrz的一阶导数;
航天器滚转角ψ,俯仰角θ,偏航角与四元数q之间的关系为:
其中t为时间;
建立线性化姿态方程的具体过程为:
选取状态变量x(t):
则方程(4)和(5)写成如下形式,
其中为x(t)的一阶导数,u(t)=Tc为航天器的控制力矩,A和B为中间变量;
其中σ1、σ2、σ3为中间变量,σ1=(Iy-Iz)/Ix,σ2=(Ix-Iz)/Iy,σ3=(Iy-Ix)/Iz;
组合体航天器的惯量矩阵I写成如下形式:
其中,是服务航天器的惯量矩阵;定义中间变量和分别为服务航天器在O′Xb、O′Yb和O′Zb方向的分量,则A和B表示为:
式中ΔA、和η为中间变量;
方程(5)所示的组合体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写为: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得到的线性化姿态方程采用参量李雅普诺夫方程设计Kleinman迭代算法的初始反馈增益K0;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设计的初始反馈增益K0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设计非合作目标组合体航天器姿态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81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