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电子辐照进行TiO2纳米线阵列改性的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1432.0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3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光;王锐;吴飞;李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11/04;B01J2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线阵列 电子辐照 光生载流子 光电器件 改性 制备 载流子 应用 传输和分离 电化学分解 光阳极材料 水热法合成 异质结结构 载流子复合 电解制备 改性处理 横向运输 晶格缺陷 可重复性 离子掺杂 水热法制 原子级别 光电流 光吸收 光阳极 兼容性 迁移率 氢能源 水制氢 致密层 红移 可控 引入 调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子辐照进行TiO2纳米线阵列改性的方法及其应用,首先进行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线阵列,制备TiO2致密层并通过水热法合成TiO2纳米线阵列,然后利用电子辐照TiO2纳米线阵列,得到TiO2纳米线阵列光电器件。本发明制备的TiO2纳米线阵列光电器件能应用于电化学分解水制氢工艺,进行水的电解制备氢能源。本发明方法引入电子辐照方法,一方面能可控调控晶格缺陷来改善TiO2的载流子浓度及迁移率,从而有效的提高TiO2光阳极材料的光生载流子传输和分离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该方法是在原子级别上对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具备独有的兼容性,能与其它离子掺杂、异质结结构等方法很好地结合,从而能进一步促进光吸收红移以及光生载流子的横向运输能力,减少载流子复合,大幅度提高TiO2光阳极器件的光电流密度。工艺简单,可重复性好,经济性效益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器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结合纳米功能材料的光电器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应用于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和太阳能转化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被直流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被称为电解水制氢工艺,电解水制氢是取代蒸汽重整制氢的下一代制备氢燃料的方法。在理想条件下,电解水产生的气体量与通过的电量成正比。但是,实际情况下,由于许多副反应的参与,会产生一定量的副产物,目前在工艺应用上还不经济。
1971年,Fujishima和Honda用二氧化钛电极光助电解水获得了氢气,开始将光电化学制氢引入电解水制氢工艺,开创了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和光能转化利用的新方法,在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工艺中,光电流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主要用于评价材料的制氢能力。
传统的光电化学电池由光阳极、光阴极和电解质构成。电极材料通常为半导体材料,受光激发可以产生电子空穴对,在电解质溶液中组成光电化学电池,在光和电的驱动下,产生氢气和氧气。由于氧气产生的电化学动力学较慢,因此光阳极半导体材料是影响制氢效率的最关键的因素。应该使半导体光吸收限尽可能地移向可见光部分,减少光生载流子之间的复合,以及提高载流子的寿命,并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光阳极材料研究得最多的是TiO2,TiO2作为光阳极,耐光腐蚀,化学稳定性好。但目前的TiO2光阳极的光吸收效率还不理想,光生载流子的横向运输能力有待提高,光生载流子之间的复合需要抑制,TiO2光阳极器件光电流密度需要提高,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制氢以及太阳能的转化利用的需要,这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电子辐照进行TiO2纳米线阵列改性的方法及其应用,引入电子辐照方法,一方面能可控调控晶格缺陷来改善TiO2的载流子浓度及迁移率,从而有效的提高TiO2光阳极材料的光生载流子传输和分离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该方法是在原子级别上对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具备独有的兼容性,能与其它离子掺杂、异质结结构等方法很好地结合,从而能进一步促进光吸收红移以及光生载流子的横向运输能力,减少载流子复合,大幅度提高了TiO2光阳极器件的光电流密度,工艺简单,可重复性好,经济性效益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电子辐照进行TiO2纳米线阵列改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线阵列:
a.制备TiO2致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1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