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电机双行星排差速器的电驱动桥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0998.3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5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段福海;王豫;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7/04;B60K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齿轮 电机轴齿轮 输出齿轮 行星排 双行星排 同轴安装 差速器 电机轴 内齿圈 双电机 外啮合 右半轴 左半轴 转臂 电机 传动效率高 差速驱动 等速驱动 电驱动桥 有效实现 电驱动 太阳轮 能耗 | ||
本发明公开了双电机双行星排差速器的电驱动桥,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同轴安装,第一行星排与第二行星排同轴安装;第一电机轴与第一电机轴齿轮连接,第一电机轴齿轮与左输入齿轮外啮合连接,左输入齿轮与第一内齿圈连接;左输出齿轮与第一行星排的转臂连接,左输出齿轮与左半轴连接。第二电机轴与第二电机轴齿轮连接,第二电机轴齿轮分别与第一右输入齿轮、第二右输入齿轮外啮合连接;第一右输入齿轮与第一太阳轮连接;第二右输入齿轮与第二内齿圈连接;右输出齿轮与第二行星排的第二转臂连接,右输出齿轮与右半轴连接。本发明有效实现了左半轴、右半轴的等速驱动、差速驱动;具有体积重量小,传动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用车辆用驱动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双电机双行星排差速器的电驱动桥。
背景技术
随着纯电动车辆对纯电动驱动桥高动力性、高节电性、降低成本需求的不断提高,尤其对于未来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用电电混合动力驱动桥,双电机电驱动桥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关键。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三种电驱动桥:一是单电机加单速比减速器电驱动桥;二、单电机加多档变速装置电驱动桥;三、双电机加单速比减速器电驱动桥。对于第一种单电机加单速比减速器电驱动桥而言,在低速驱动区域和高速驱动区域系统效率大幅度降低,已经很难满足新一代电动汽车的要求。对于第二种单电机加多档变速装置电驱动桥而言,较好的解决了第一种动力总成方案中低速驱动区域和高速驱动区域效率低的问题,然而,由于采用单个驱动电机导致该驱动电机功率大,在低功率驱动区域系统效率降低幅度大,另外,在高速运行区域单电机的极限转速需求高,对系统振动噪音控制、以及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存在瓶颈。对于第三种双电机加单速比减速器电驱动桥而言,双电机可以采用一台电机负责低速驱动区域、一台电机负责中高速驱动区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电机驱动带来的问题。然而,每台电机的高效驱动区间窄,难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特别是在两台电机联合驱动匹配控制是个瓶颈问题。
对于上述三种电驱动桥方案,尤其是满足电动汽车性能要求的多档变速装置未面市之前,双电机电驱动桥是目前一种比较优秀的解决方案。然而,对于现有双电机驱动桥而言,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差速器作为末级传动装置,双电机完全是刚性直联驱动,这就导致双电机的动力输出和转速同步控制方面要求极高。同时,传统差速器的存在导致驱动装置体积、重量、传动效率和离地间隙难以进一步降低;如何研发一款既能满足双电机之间的差速需求又能满足左右半轴的差速要求,成为目前双电机电驱动桥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双电机驱动之间的差速需求,又能满足左右半轴的差速要求,结构简单、体积重量小的双电机双行星排差速器的电驱动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双电机双行星排差速器的电驱动桥,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一电机轴齿轮、第二电机轴齿轮、左输入齿轮、左输出齿轮、左半轴齿轮、左半轴、第一右输入齿轮、第二右输入齿轮、右输出齿轮、右半轴齿轮、右半轴;
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同轴安装,所述第一行星排与第二行星排同轴连接安装;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与第一电机轴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轴齿轮与左输入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左输入齿轮通过第一内齿圈连接件与第一行星排的第一内齿圈连接;所述左输出齿轮与第一行星排的转臂连接,所述左输出齿轮与左半轴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左半轴齿轮与左半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轴与第二电机轴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轴齿轮分别与第一右输入齿轮、第二右输入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右输入齿轮通过第一太阳轮连接轴与第一行星排的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二右输入齿轮与第二行星排的第二内齿圈固定连接;所述右输出齿轮与第二行星排的第二转臂固定连接,所述右输出齿轮与右半轴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右半轴齿轮与右半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内齿圈、第一行星轮、第一转臂、第一太阳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0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用双电机驱动桥
- 下一篇:用于安装车辆的动力系的副防倾转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