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站点群的动态公交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3035.0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8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欣;韩冬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6Q50/3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秋芳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站点 动态 公交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站点群的动态公交运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传感器采集公交车上的人数、站点群中各公交站的候车人数和不同路段的行车速度;2)建立站点群选择模型;3)根据选择出的站点群中目标公交站作为下一站停靠目标公交站。本发明采用基于站点群的动态公交模式,把原来的单个公交站扩散为多个站点形成的站点群,公交车通过时只选择一个公交停靠站停靠,站点群考虑了公交站周边道路的实时通行情况,建设公交站点群可以避开拥堵程度较高的路段,提高公交车辆的通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站点群的动态公交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公共交通是城市客流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与此同时,其天生也存在一些不足。国家与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公共交通的发展,使常规公交的运能运力产生了质的提升,同时出现了公交专用道、交叉口公交优先等先进的管理措施,提高了公交车在路段和交叉口处的通行效率,增强了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但随着公交规模扩大和乘客需求的增加,系统内部运行出现了公交列车化现象和公交站点拥堵等问题,这不但造成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紊乱,形成了新的交通瓶颈点,也导致公交出行时间增加、可靠性下降,公交服务水平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公交系统的高成本公交设施的利用率不稳定--因时段不同而出现显著的差异。随着人口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共交通的出行时间也越来越长,公交的运行效率受到影响。
本发明采用基于站点群的动态公交模式,把原来的单个公交站扩散为多个站点形成的站点群,公交车通过时只选择一个公交停靠站停靠。通过互联网技术,考虑乘客的实时乘坐需求,同时避免公交车辆驶入拥堵较大路段的公交站停靠,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行效率和站点的通行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站点群的动态公交运行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站点群的动态公交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传感器采集公交车上的人数、站点群中各公交站的候车人数和不同路段的行车速度;
2)建立站点群选择模型,所述站点群选择模型如下:
其中,Tzu为站点群经过站点u的单站总时间,N为车上乘客数,nu为站点u处的等车乘客数,hiu为乘客从站点i至站点u的时间,Lu为路段u的长度,vu为路段u的行驶速度,i为站点群内可停靠公交站点的总数量;
3)根据选择出的站点群中目标公交站作为下一站停靠目标公交站。
按上述方案,所述站点群的生成方法如下:采用AP聚类依据N个站点之间的相似度来聚类的方法获得站点群,具体如下:
公交站点群中,根据乘客站点群内部的出行时间和公交站点的延误,建立以乘客步行时间和站点延误为影响因素的相似度矩阵,所述相似度矩阵由各个站点的延误数据和乘客步行时间相加得到。
按上述方案,所述公交站点延误的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港湾式停靠站延误为:
d1=105.525-19.666Λ+1.133Λ2(Λ>20)
直线式停靠站为:
d2=498.808-46.944Λ+1.31Λ2(Λ>20)
其中,Λ为1小时内到站的公交车辆数。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30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