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轴数控铣床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1281.2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0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正平;盛芳;郭君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威力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4 | 分类号: | G05B19/414 |
代理公司: | 32296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琛 |
地址: | 21130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控制器 多轴联动 控制系统 元器件 高性能控制系统 开放式数控系统 伺服电机驱动器 铣床 多轴数控铣床 依次电性连接 运动控制单元 端子连接板 开放式结构 功控制器 基础构建 控制装置 伺服电机 硬件平台 数控机床 集成度 体积小 传感器 机身 机器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轴数控铣床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运动控制单元、GE运功控制器、端子连接板、若干个伺服电机驱动器、若干个伺服电机,还包括设置于铣床机身的各个执行元器件及传感器元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兼有DSP处理速度快及IPC控制系统便于实现开放式结构的优点,是一种高精度、高速度、多轴联动、体积小、集成度高的GE运动控制器,可以满足多轴联动的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高性能控制系统的需求,以IPC控制系统和GE运动控制器为基础构建开放式数控系统硬件平台,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伺服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多轴数控铣床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开放式数控系统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一种先进的计算机数控体系结构,具有扩展性好、开发和维护方便、运行稳定性高、能灵活适应不同需要等特点,是未来数控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开放式数控系统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多快好省地进行控制系统的开发就显得十分的必要。数控机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发展过程中,数控机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产品的性能、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生产的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数控机床向着高速化、高精度化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多轴随动数控铣床的一种高响应、高动态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轴数控铣床的控制装置,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运动控制单元、GE运功控制器、端子连接板、若干个伺服电机驱动器、若干个伺服电机,还包括与运动控制单元连接的、设置于铣床机身的各个执行元器件及传感器元器件;
所述运动控制单元用以计算得出各个伺服电机的伺服轴的速度及位置;
所述GE运功控制器用以控制各个伺服电机的运行方式和时间;
所述端子连接板用以便于各部件之间的导线连接;
所述伺服电机驱动器用以驱动伺服电机;
所述若干个伺服电机的伺服轴分别连接移动支架的支架移动轴、旋转机构的旋转轴、多部传动机构对应设置的多个传动轴,以及多部进给机构对应设置的多个进给轴。
进一步的,所述运动控制单元包括人机界面,用以进行工艺参数的输入、数据显示及所有故障代码的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运动控制单元包括远程I/O模块,用以对与其连接的执行元器件及传感元器件进行相应的控制或信号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GE运动控制器包括I/O口、DSP及总线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总线接口为PCI总线接口。
一种多轴数控铣床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通过人机界面设定所需的工艺参数,所述运动控制单元根据工艺参数计算出各个伺服电机的伺服轴的速度及位置,并发送给GE运功控制器,同时计算出设置于铣床机身的若干执行元器件及传感元器件需要进行的动作,通过远程I/O模块发送给相应的执行元器件及传感元器件;
步骤b:GE运功控制器控制相应伺服电机驱动器驱动伺服电机,使与所述伺服电机的伺服轴对应连接的锯片旋转;
步骤c:伺服电机的伺服轴带动铣床上与该伺服轴连接的移动支架或小车运动,使该移动支架或小车携带其装设的锯片向着待切割的焊管运动;
步骤d:控制锯片向焊管旋转推进或进给推进的伺服电机的伺服轴按照运动控制单元设定的推进曲线,对焊管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反转并返回原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威力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威力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1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