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杜鹃花枯萎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及其专用成套试剂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7517.7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4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段维军;郭立新;段丽君;张慧丽;李雪莲;陈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6;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魏少伟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杜鹃花 枯萎 病菌 实时 荧光 pcr 检测 方法 及其 专用 成套 试剂 | ||
本发明公开了杜鹃花枯萎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及其专用成套试剂。本发明公开的检测杜鹃花枯萎病菌的成套试剂,由名称为OV的引物对和名称为OV‑P的探针组成,OV由名称分别为OV‑F和OV‑R的单链DNA组成;OV‑F为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OV‑R为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OV‑P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的序列3。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成套试剂检测杜鹃花枯萎病菌快速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还可以实现定量检测,对于杜鹃花枯萎病菌的检测以及防控具有重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中,杜鹃花枯萎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及其专用成套试剂。
背景技术
杜鹃花枯萎病菌Ovulinia azaleae Weiss,隶属于真菌门(Fungi)、子囊菌亚门Ascomycota、子囊菌纲Ascomycetes、柔膜菌目Helotiales、核盘菌科Sclerotiniaceae、卵孢核盘菌属Ovulinia。
杜鹃花枯萎病菌已被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是一种检疫性植物病原真菌。目前,分布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德国、英国、比利时、法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杜鹃花枯萎病菌主要为害花器,影响其观赏价值。
迄今为止,国内外检测杜鹃花枯萎病菌的方法局限于形态学检测方法,费时费力,需要15天以上,且容易漏检,出现假阴性结果,且对检测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难以满足快速、准确、灵敏鉴定的检测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杜鹃花枯萎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及其专用成套试剂。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成套试剂,所述成套试剂由名称为OV的引物对和名称为OV-P的探针组成,所述OV由名称分别为OV-F和OV-R的单链DNA组成;
所述OV-F为如下(a1)或(a2):
(a1)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a2)将序列1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序列1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OV-R为如下(a3)或(a4):
(a3)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a4)将序列2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序列2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OV-P的核苷酸序列为如下(a5)或(a6):
(a5)序列表的序列3;
(a6)将序列3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序列3具有相同功能的序列。
所述OV-P的两端可分别带有荧光报告基团和荧光淬灭基团。具体的,所述OV-P的5'末端具有荧光报告基团FAM,3'末端具有荧光淬灭基团MGB。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进行PCR扩增时,DNA聚合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发出荧光信号,从而使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
所述成套试剂的用途可为如下(b1)、(b2)、(b3)或(b4):
(b1)鉴定杜鹃花枯萎病菌;
(b2)制备用于鉴定杜鹃花枯萎病菌的试剂盒;
(b3)检测待测样本是否含有杜鹃花枯萎病菌;
(b4)制备用于检测待测样本是否含有杜鹃花枯萎病菌的试剂盒。
上述成套试剂中,所述OV-F、所述OV-R、所述OV-P均可独立包装。所述OV-F、所述OV-R、所述OV-P的摩尔比可为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7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