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搭载有侧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8106.1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3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光由;菅原宽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07 | 分类号: | B60R21/207;B60R21/215;B60R21/33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搭载 气囊 装置 车辆 座椅 | ||
提供一种搭载有侧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具备:侧框架,配置于座椅靠背的侧部内;侧气囊,收纳于所述侧部内,从充气机接受气体的供给而在就座乘员的侧方膨胀展开,并且具有在所述侧框架与就座乘员之间膨胀的内囊部;前侧表皮,构成所述座椅靠背的表皮的一部分,位于膨胀后的所述内囊部与就座乘员之间;及低伸展部件,构成为比所述前侧表皮难以伸长,接合于所述前侧表皮的背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有侧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4-080169号公报记载的搭载有侧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中,在座椅靠背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内配置有侧气囊和在侧面碰撞时在侧气囊内产生气体的单个充气机,该侧气囊具有前方展开气囊及内方膨胀气囊。前方展开气囊使设定于座椅靠背的表皮的开裂预定部(缝制部)开裂,同时向乘员与车体侧部之间膨胀展开。内方膨胀气囊(内囊部)在座椅靠背内比前方展开气囊提前向乘员侧膨胀,将乘员向车内侧按压。
在日本特开2008-087631号公报记载的侧气囊装置中,在座椅靠背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内配置有主膨胀部及辅助膨胀部和在侧面碰撞时在所述各膨胀部内产生气体的两个充气机。主膨胀部使设定于座椅靠背的表皮的开裂预定部开裂,同时向乘员与车辆侧壁之间膨胀展开。辅助膨胀部(内囊部)配置于比主膨胀部向车内侧偏倚的位置,在座椅靠背内比主膨胀部提前膨胀展开,将乘员向车辆斜前方的车内侧按压。
在上述各现有技术中,能够利用在座椅靠背内提前膨胀的内囊部的按压力使乘员提前向车内侧移动。因而,即使例如在侧面碰撞的对方车辆是所谓的运动型多用途车等而自身车辆的车体侧部向车内侧大幅侵入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保护乘员。
然而,上述那样的内囊部在设定于座椅靠背的表皮的开裂预定部开裂之前,经由座椅靠背的表皮而按压乘员。因而,存在根据表皮的材质(伸长率)的不同而内囊部的乘员按压力(乘员束缚力)发生变化这一问题。即,例如真皮制的表皮难以伸长,针织材料的表皮容易伸长。因而,若将配合真皮表皮而设定了内囊部的乘员按压力的侧气囊装置应用于针织表皮的车辆用座椅,则内囊部的乘员按压力会变得过大。另一方面,若将配合针织表皮而设定了内囊部的乘员按压力的侧气囊装置应用于真皮表皮的车辆用座椅,则内囊部的乘员按压力会变得不足。出于上述那样的理由,在表皮的伸长率大不相同的车辆用座椅彼此之间难以直接以相同的规格共用具备内囊部的侧气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搭载有侧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即使在座椅靠背的表皮由容易伸长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内囊部的乘员按压力以座椅靠背的表皮的伸长为起因而变得过大。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搭载有侧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具备:侧框架,配置于座椅靠背的侧部内;侧气囊,收纳于所述侧部内,从充气机接受气体的供给而在就座乘员的侧方膨胀展开,并且具有在所述侧框架与就座乘员之间膨胀的内囊部;前侧表皮,构成所述座椅靠背的表皮的一部分,位于膨胀后的所述内囊部与就座乘员之间;及低伸展部件,构成为比所述前侧表皮难以伸长,接合于所述前侧表皮的背面。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中,例如在检测到或预知到车辆的侧面碰撞的情况下使充气机工作。于是,收纳于座椅靠背的侧部内的侧气囊从充气机接受气体的供给而在就座乘员的侧方膨胀展开。该侧气囊具有在配置于上述侧部内的侧框架与就座乘员之间膨胀的内囊部。构成座椅靠背的表皮的一部分的前侧表皮位于膨胀后的内囊部与就座乘员之间。在该前侧表皮的背面接合有构成为比该前侧表皮难以伸长的低伸展部件。由此,能够抑制由内囊部的膨胀压引起的前侧表皮的伸长。因此,即使在包括前侧表皮的上述表皮由容易伸长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内囊部按压就座乘员的力(内囊部的乘员按压力)以前侧表皮(上述表皮的一部分)的伸长为起因而变得过大。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搭载有侧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以第一方案为基础,其构成为,在所述就座乘员是国际统一侧面碰撞假人的AM50的情况下,膨胀后的所述内囊部及所述低伸展部件在座椅侧视图中相对于在所述假人的躯干设置的六个肋中的至少下侧的三个肋的后部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81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乘员安全气囊装置及车辆
- 下一篇:卷收器及安全带卷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