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噻菌酯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54960.0 | 申请日: | 2018-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0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超;吴天宇;安静;孟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77/74 | 分类号: | C07D277/7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周敏 |
| 地址: | 2156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苯噻菌酯 甲氧基丙烯酸甲酯 氯甲基 苯基 制备 制备方法工艺 巯基苯并噻唑 反应时间短 原子经济性 操作过程 反应条件 有机溶剂 甲氧基 收率 | ||
一种苯噻菌酯的制备方法,(E)‑2‑(2’‑氯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1)和6‑甲氧基‑2‑巯基苯并噻唑(2)在有机溶剂和碱的存在下,在60~140℃下反应得到所述的苯噻菌酯。本发明中采用的(E)‑2‑(2’‑氯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相比CN101268780B的中间体(Ⅲ)成本低,原子经济性好,从而使得成本较低。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相对简单,操作过程中所用的试剂和药品毒性相对较低,而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收率高,纯度高,三废少,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噻菌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苯噻菌酯(试验代号Y5247),结构式为:是由华中师范大学杨光富教授课题组于2005年发现的新颖杀菌剂,可广泛用于防治蔬菜和瓜果类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褐斑病、黑星病、玉米小斑病、水稻稻曲病、柑橘地腐病、油菜菌核病等。该产品不仅具有很强的预防、治疗、渗透活性,而且具有较好的持效性和耐雨水冲刷性。其整体活性指标和商品化对照药剂嘧菌酯相当甚至更优。
CN101268780B公开的苯噻菌酯的制备方法为:将31.8g中间体(Ⅱ)加入8.0g氢氧化钠的350毫升水溶液,搅拌20分钟,滴加54g中间体(Ⅲ)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70毫升,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约6小时,加水至1000毫升,二氯甲烷萃取,干燥,蒸去溶剂,柱层析得黄色固体52.1g,两步合并收率80.5%,其反应方程式为:
但是,上述专利的中间体(Ⅲ)为溴代中间体,而溴代中间体的成本较高,原子经济性差,从而使得苯噻菌酯的成本较高,另外,该专利还存在不易操作,转化率低,反应时间长,三废量大,且收率低等问题,并且,本申请人经过研究实验发现,该专利的产品纯度小于5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的苯噻菌酯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苯噻菌酯的制备方法,(E)-2-(2’-氯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1)和6-甲氧基-2-巯基苯并噻唑(2)在有机溶剂和碱的存在下,在60~140℃下反应得到所述的苯噻菌酯。
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为:
优选地,所述的反应在60~80℃下进行,进一步优选为70~80℃。
优选地,所述的(E)-2-(2’-氯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和所述的6-甲氧基-2-巯基苯并噻唑的投料摩尔比为1:0.9~1.1。
优选地,所述的有机溶剂为DMF、DMSO、DME、甲苯、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的(E)-2-(2’-氯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和所述的有机溶剂的投料质量比为1:0.5~3。
优选地,所述的碱为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甲醇钠、三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的(E)-2-(2’-氯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和所述的碱的投料质量比为1~6:1,进一步优选为4~6:1。
优选地,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抽滤脱去溶剂后,再加入重结晶溶剂进行重结晶的步骤。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重结晶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叔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4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